常见疾病

癫痫(痫病)

发布日期:2016-06-16  来源:

癫痫(痫病)(TCD码:BGU010;ICD-10码:I56.801)

诊疗方案

 

概述

不同病因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导致,由不同症状和体征组成的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也是刻板性的临床现象称为癫痫发作。由于癫痫发作的起源不同 、传播过程不一致,其临床表现可为感觉、运动、自主神经、意识、精神、记忆、认知、或行为异常。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称为癫痫。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是癫痫发作的根本原因。但并不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都是癫痫发作,脑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还可引起发作性神经痛。国际抗癫痫联盟认为只有大脑、丘脑-皮质系统及中脑上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才会引起癫痫发作,而且这种异常放电的特征为神经元高度同步化活动。

病因

癫痫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癫痫:在这类病人的脑部并无可以导致症状的结构变化或代谢异常,起病多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发作类型限于大发作、典型小发作或大型肌阵挛。较易因受到生理和环境的诱因而发作。少数患者有明显家族史,似属于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继发性癫痫:是由于多种脑部器质性病变或代谢紊乱所致,又称作症状性癫痫。常见的病因包括:

    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畸形和胎儿感染等。
    ②颅脑外伤:包括产伤。
    ③感染,如各种脑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伴发中毒性脑病或脑血栓形成等,都可能导致癫痫。儿童多见。
    ④肿瘤:在中年开始发作的癫痫中,颅内肿瘤是常见的病因,尤其是靠近大脑皮层的肿瘤。
    ⑤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畸形。卒中后癫痫多见于中老年人。高血压脑病也常伴有癫痫。
    ⑥变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病、儿童期的变性疾病多引致癫痫发作,成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凡能导致弥散性大脑萎缩者,也均可伴发癫痫。
    ⑦代谢障碍:如低血糖、低血钙、尿毒症、水中毒等都能产生癫痫。
    ⑧脑寄生虫病:如脑猪囊虫症,脑血吸虫病。

【病史采集】

1、癫痫发病的时间、用药治疗的情况、发作的诱因等。

2、意识障碍:是否呈发作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长。

3、抽搐:抽搐的规律性。

4、伴随症状:发热、头痛、呕吐、双眼上视、双手握拳、牙关紧闭、口吐

白沫、大小便失禁、颅神经损害的症状、肢体无力及精神症状。

5、有无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病、高血压病、脑炎、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动脉硬化、脑外伤、中毒、血液病、尿毒症及其它代谢性疾病病史。

【物理检查】

1、全身系统检查:血压、脉搏、意识、皮肤、心、肺、肝、脾等。

2、专科检查:

(1)眼底情况。

(2)颅神经、感觉、肌力、肌张力、生理反射以及病理反射。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小便、大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糖等。

2、器械检查;

(1)录像脑电图检查:可动态观察发病时脑电变化,脑电图可示棘- 慢波

或尖慢波。必要时可作诱发试验。脑电图检查正常不能排除癫痫诊断。

(2)头颅C T 或M R I 检查:继发性癫痫可出现相应的改变。

(3)腰椎穿剌检查:当怀疑颅内感染时可作腰椎穿剌检查。

【诊断要点】

1、发作类型的诊断:

(1)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先为强直性,后为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一声、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醒后有短时间的头昏、

疲乏、对发作过程不能记忆。

(2)失神性发作(小发作):表现为发作性精神活动突然终断、意识丧失。可伴有肌阵挛或自动症。一次发作历时数秒至十几秒钟。脑电图出现3 次/ 秒棘慢波综合 。

(3)单纯性部分性发作:表现为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意识清楚,历时多短暂。若发作范围扩及其他肢体或全身

时,称杰克森发作。发作后患肢可有暂时性瘫痪,称T o d d 麻痹。

(4)复杂性部分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表现以阵发性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和自动症为特征。发作自动症时病人可无意识地重复一些动作,如吸吮、咀

嚼、咂咀、搓手、拍掌、转圈、甚至游走、奔跑、自伤、伤人等。

(5)植物神经性(或间脑)发作:常见有头痛型、腹痛型、晕厥型、肢痛

型、心血管性发作等。

2、病因诊断:

(1)原发性癫痫:系指始终未能找到明确病因者。多为全身性发作,神经

系统检查多无异常,可有家族史,脑电图显示为两侧对称同步放电。

(2)继发性癫痫:指由颅内肿瘤、外伤、感染、脑血管病、寄生虫病、先天性异常、变性及脱髓鞘疾病,全身代谢和中毒性疾病等引起的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也可有大发作,可有神经系统体征。多无家族史,脑电图多有局限性异

常。头颅CT检查可发现相应的病灶。

【鉴别诊断】

1、癔症2、晕厥3、发作性低血糖4、发作性睡病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医辨证分析】

1、风痰阻闭

症状:平素常感眩晕、胸闷、多痰,发作前可有加剧之先兆;发作时突然昏仆,神识不清,四肢抽搐,双目呆滞,口吐涎沫,喉间痰鸣,也可见短暂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者,舌苔白腻,脉弦滑。

2、痰火上扰

症状:患者多起病急,突然昏仆,强直抽搐,双目上翻,口吐涎沫,或有吼叫,甚则如狂,醒后头痛如裂;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咯痰不爽,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大。

3、痰瘀阻窍

症状:多有头部外伤、产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疾病等病史,癫痫发作症状较为固定,或常与月经周期有关,多伴头痛,肢麻等症状,舌质暗紫有瘀斑,脉弦而涩。

4、正气偏虚

症状:发作时抽搐无力或局部肢体抖动;平素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或神识欠清,智力低下,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舌质红少苔,或质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西医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

现有证据显示大多数癫痫患者的长期预后与发病初期是否得到正规抗癫痫治疗有关。早期治疗者的发作控制率较高,停药后的复发率也较低。开始治疗的时间越迟以及治疗前的发作次数越多,转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在停药后也越容易复发。在开始治疗之前应该充分地向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解释长期治疗的意义以及潜在的风险,以获得他们对治疗方案的认同,并保持良好的依从性。

、开始治疗的指征

1、AEDs应该在癫痫的诊断明确之后开始使用,如果发作的性质难以确定,应该进行一段时期的观察,再做决定。

2、 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的最新定义,至少有一次无固定诱因的癫痫发作是癫痫诊断的基本条件,单次或者单簇的癫痫发作如难以证实和确定在脑部存在慢性的功能障碍时,诊断必须谨慎。所以一般认为在出现第二次无诱因发作之后才应该开始AEDs治疗。但是针对以下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在首次发作后考虑开始AEDs治疗:(1)、并非真正的首次发作,在一次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之前,患者有过被忽视的失神或肌阵挛等发作形式,此类患者再次发作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开始AEDs治疗。(2)、部分性发作、有明确的病因、影像学有局灶性的异常、睡眠中发作、脑电图有肯定的癫痫样放电以及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等。这些因素预示再次发作的风险增加,可以在首次发作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开始AEDs治疗。(3)、虽然为首次发作,但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符合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婴儿痉挛等,可以在首次发作后开始AEDs治疗。(4)、患者本人及监护人认为再次发作难以接受,可向其交待治疗的风险及益处,与其协商后开始AEDs治疗。

3、有部分患者虽然有两次以上的发作,但发作的间隔期在1年以上甚至更长,此类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值得商榷。由于发作间歇期太长,对于疗效的判断和适宜剂量的选择都比较困难,而且可能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好,所以在向患者及监护人说明情况后,可以暂时推迟药物治疗。

4、有明确促发因素的发作,如停服某种药物、酒精戒断、代谢紊乱、睡眠剥夺或者有特定促发因素的反射性癫痫等,可能随潜在的代谢性疾病的纠正或去除诱因而使发作消失,并不需要立刻开始AEDs治疗。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70-80%新诊断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服用单一AEDs使发作得以控制,所以初始治疗的药物选择非常重要,选药正确可以增加治疗的成功率。根据发作类型和综合征分类选择药物是癫痫治疗的基本原则。同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禁忌证、可能的副作用、达到治疗剂量的时间、服药次数及恰当的剂型、特殊治疗人群(如育龄妇女、儿童、老人等)的需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来源和费用等。

1、根据发作类型和综合征的选药原则

1.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托吡酯、苯巴比妥、左乙拉西坦、唑尼沙胺、加巴喷丁、奥卡西平可用于部分性发作的单药治疗。苯妥英钠尽管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容易引起毒副反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多,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比较明显,已经逐渐退出部分性发作治疗的一线药物。

2. 丙戊酸钠、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全面性发作的单药治疗。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奥卡西平可用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单药治疗。

3. 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是广谱的AEDs,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均有效,可作为发作分类不确定时的选择。

4. 所有的新型AEDs物都可以作为部分性癫痫的添加治疗。

2、 有一些AEDs物可能使某些发作类型加重,在某些情况应避免使用

3、苯巴比妥是最早用于临床的AED,属于作用谱较广的AED、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用苯巴比妥治疗癫痫 (主要用于强直阵挛型发作的控制)

4、氯硝西泮目前仍较多的用于肌阵挛发作和一部分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但其镇静作用比较明显,并且有耐受性和成瘾性,增减剂量均应缓慢进行。

5、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单药治疗的原则

1、目前对于癫痫的治疗强调单药治疗的原则,70%-80%左右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单药治疗控制发作,其优点在于:

(1)方案简单,依从性好;

(2)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3)致畸性较联合用药小;

(4)方便对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判断;

(5)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6)减轻经济负担。

2、如果一种一线药物已达最大可耐受剂量仍然不能控制发作,可加用另一种一线或二线药物,至发作控制或最大可耐受剂量后逐渐减掉原有的药物,转换为单药。

3、如果两次单药治疗无效,再选第三种单药治疗获益的可能性很小,预示属于难治性癫痫的可能性较大,可以考虑合理的多药治疗。

.合理的多药治疗

1、尽管单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约有20%的患者在两次单药治疗后仍然不能很好的控制发作,此时应该考虑合理的多药联合治疗。所谓合理的多药联合治疗即“不增加不良反应而获得满意的发作控制”。从理论上讲,多药治疗有可能使部分单药治疗无效的癫痫发作得以缓解,但也有可能被不良反应的增加所抵消。合用的药物种类越多,相互作用越复杂,对于不良反应的判断越困难。因此建议最多不要超过三种AEDs联合使用。

2、多药治疗之前应该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所了解,这是合理的多药联合治疗的基础。应该避免同一作用机制、相同副作用的AEDs物联合应用,以及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

3、多药联合治疗选药建议:

(1)、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γ氨基丁酸(GABA)能样作用的药物与钠通道阻滞剂合用,可能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如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或苯妥英钠与丙戊酸钠、托吡酯、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的联合使用。而应避免两种钠通道阻滞剂或两种具有GABA能样作用的药物合用。

(2)避免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肝酶诱导的药物合用: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很少与其它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适合与其它药物合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合用可能产生对疗效有益处的相互作用(丙戊酸钠延长拉莫三嗪的半衰期,使其血浆浓度升高,但须适当调整起始剂量,以避免特异体质的不良反应)。

(3)如果联合治疗仍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建议转换为患者最能耐受的治疗(继续联合治疗或转为单药治疗),即选择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不必一味的追求发作的完全控制,而导致患者不能耐受。

.抗癫痫药物的调整

1、AEDs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在治疗开始的最初几周明显,以后逐渐消退。减少治疗初始阶段的不良反应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而使治疗能够继续。应该从较小的剂量开始,缓慢的增加剂量直至发作控制或最大可耐受剂量。儿童一律按体重计算药量,但最大剂量不应该超过成人剂量。

2、治疗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如头晕、嗜睡、疲劳、共济失调等)可暂时停止增加剂量或酌情减少当前用量,待副作用消退后再继续增加量至目标剂量。

3、合理安排服药次数,既要方便治疗,提高依从性,又要保证疗效。如果发作或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波动形式(昼夜变化),可考虑更换AEDs的剂型(如缓释剂型)或调整服药时间和服药频率,以减少药物处于峰浓度时的副作用加重和处于谷浓度时的发作增加。

4、如果AEDs治疗失败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检查患者的依从性:不按医嘱服药是抗癫痫治疗失败常见的原因之一。医师应告诉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血药物浓度监测,了解患者的依从性。

2. 重新评估癫痫的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判断对发作和综合征的分类是否准确。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3 选择另一种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逐渐加量至发作控制或最大可耐受剂量。发作控制后可考虑逐渐减掉原来的AED,减药应在新药达稳态血药浓度之后进行,减量应该缓慢进行。

5、合并用其他抗癫痫药患者换新抗癫痫药时注意事项和方法:

1.单一药物治疗是抗癫痫药物治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许多癫痫患者就诊时已经在服用一种或几种抗癫痫药,发作仍然没有控制。怎么调整药量或换药:

A如原AED选择恰当,调整剂量。最好测定血药浓度,个体化调整剂量。

B如原AED选择欠妥,换另一种新AED:患者新换的AED至维持量时,如发作停止,再缓慢撤掉原来用的AED 发作停止的含义是:对发作频繁的患者有五个发作间期没有发作(如过去患者平均7—8天犯一次,有35—40天没有发作)可以逐渐撤掉原来用的AED对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加新AED后有三个月没有发作可以逐渐撤掉原来用的 AED

C每次只能撤掉(原来服用的)一种药物,撤掉一种药物之后,至少间隔1月,如仍无发作,再撤掉第二种药物。

2.撤药方法如下:

A苯妥英钠(大仑丁100 mg/片):儿童每二周减25 mg;成人每二周减50 mg

B卡马西平(国产100 mg/片;得理多200 mg/片):儿童每二周减50 mg;成人每二周减100 mg

C丙戊酸钠(200 mg/片;):儿童每二周减100mg;成人每二周减200 mg

D德巴金缓释片(500 mg/片):儿童每二周减125mg;成人每二周减250 mg

3.如果在撤药过程中出现发作,应停止撤药,并将药物剂量恢复到发作前的剂量。

(六)、减药停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何时减药、停药是患者从治疗开始就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临床医生非常难回答的问题。现有证据显示,70-80%的癫痫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发作可以得到控制,其中超过60%的患者在撤除药物后仍然无发作。在开始减药后的2年之内,约30%的患者可能再次发作,绝大部分发作出现在开始减药的最初9个月内。

1、患者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 2-5年以上完全无发作,可以考虑停药。

2、患者经较长时间无发作,仍然面临停药后再次发作的风险,在决定是否停药之前应评估再次发作的可能性。脑电图始终异常、存在多种发作类型、有明显的神经影像学异常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患者,复发率明显升高,应延长服药时间。

3、不同综合征预后不同,直接影响停药后的长期缓解率。如儿童良性癫痫综合征,1-2年无发作就可以考虑停药;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即使5年无发作,停药后的复发率也很高;Lennox-Gastaut 综合征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

4、停药过程应该缓慢进行,可能持续数月甚至1年以上。苯二氮卓类和苯巴比妥的撤药除了有再次发作的风险,还可能出现戒断综合征(焦虑、惊恐、不安、出汗等),所以停药过程应该更加缓慢。

5、多药联合治疗的患者,每次只能减掉一种药物,并且撤掉一种药物之后,至少间隔1月,如仍无发作,再撤掉第二种药物。

6、如果在撤药过程中出现发作,应停止撤药,并将药物剂量恢复到发作前的剂量。

三、癫痫的外科治疗

70-80%的癫痫病人通过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仍有20-30%的病人呈现药物难治性。反复的癫痫发作不仅对病人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癫痫外科治疗是针对难治性癫痫人群,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以改善或者控制癫痫发作为目的的干预手段对于难治性癫痫病人,适当的外科治疗不仅能够减轻、减少、甚至会完全控制发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

中医辨证治疗

1风痰阻闭

治法:涤痰宣窍,熄风止痉。

方药:制南星9克,石菖蒲24克,炙远志6克,竹沥半夏9克,陈皮6克,秣茯苓9克,竹茹9克,生牡蛎(先煎)30克,蝉退6克,白附子6克,

枳壳9克,钩藤12克。加减:胸闷痰盛加瓜蒌皮、天浆壳;惊搐加青龙齿、琥珀末、天麻;抽搐甚加蜈蚣、全蝎;伴食滞加焦山楂、六神曲;脾虚加炒白术。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牡蛎、龙齿宜先煎20分钟;钩藤、

石菖蒲后;全蝎、琥珀研末吞服。

常用成方:定痫丸、白金丸、五痫神应丸、风引汤等。

2痰火上扰

治法:清肝泻火,豁痰止痫。

方药:青礞石15克,胆南星9克,黄芩9克,龙胆草9克,栀子9克,钩藤12克,天竺黄9克,僵蚕9克,石菖蒲24克,柴胡9克,生石决30克(先

煎),生大黄6克(后入),全蝎3克,炙地龙9克。加减:热盛者加黄连、石膏;心烦失眠加秣茯神、炒枣仁;抽搐甚者加蜈蚣;月千阳上亢加牡蛎、代赭石;咯痰不爽加海浮石、贝母。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后大便泻下较剧者,大黄可减量或不用。

常用成方:礞石滚痰丸、牛黄清心丸、钩藤饮子。

3痰瘀阻络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黄芪24克,当归12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15克,丹参15克,石菖蒲24克,制南星9克,半夏9克,僵蚕9克,地龙9

克,天麻9克,全蝎3克(吞)。加减:痰湿重加海浮石、川贝母;心悸心慌加远志、柏子仁、琥珀末;肾阴虚加紫河车、熟地;兼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重用黄芪;热盛加黄芩、黄连、栀子,制南星用胆南星。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4正气偏虚

治法:益气填精,祛痰定痫。

方药:人参6克,黄精12克,紫河车9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秣茯苓9克,石菖蒲15克,半夏9克,陈皮9克,僵蚕9克,蝉蜕6克,益智

仁12克,珍珠母30克(先煎),胆南星9克,炙甘草6克。加减:痰湿重加苍术、厚扑;湿热甚加龙胆草、天竺黄;偏于肝肾不足加龟版、熟地、首乌;偏于心脾气虚加黄芪、当归、白术;肝阳上亢加牡蛎、磁石、代赭石;伴瘀血内停加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食滞加保和丸。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河车八味丸、左归丸、金泊镇心丸、大补元煎。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四级疗效判断标准为:

1.完全控制:服药后未再有任何形式的发作,时间已超过用药前最长间歇期2倍以上。

2.基本控制: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症状减轻。

3.有效:发作次数减少50%~75%,发作程度减轻。

4.无效: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别。

 

护理方案

护理评估】:

1.病史。

2.病人发病时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包括意识丧失时间、抽搐时间),先抽搐的部位,是局部还是全身,是否伴有意识丧失及两目上视,二便失禁等。

3.心理社会资料。

4.脑电图、化验检查结果。

【专科护理】

1、保护舌头应抢在患者出现先兆症状前,将一块包有纱布的压舌板(或一长约20cm、宽1.5~2cm,0.3~0.5cm边缘圆纯的木板或竹板)放在患者的上、下磨牙之间,以防阵挛期将舌头咬破。若先兆期不能放上,强直期当患者张口时也应放入,到阵挛期不宜放入。压舌板压着舌头还可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2、如果发现患者有先兆症状时,应迅速让患者平卧床上,或就近躺在平整的地方。即使来不及做上述安排,发现患者要倒时,应立即扶着患者,顺势让其倒下,防止突然摔倒造成的损伤。

   3、患者强直期头多过度后仰,下颌过张,可造成颈椎压缩性骨折,或下颌脱臼。这时应一手托着患者枕部稍用力,以阻止其颈部过伸,一手托下颌,以对抗其下颌过张。

   4、癫痫大发作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自大发作开始,应将患者头侧向一方,以便分泌物自然流出。此外,应将患者衣领及扣子解开,保持呼吸道通畅。

   5、阵挛期患者四肢肌肉收缩,易造成关节脱臼和四肢擦伤。这时可适当用力按压四肢大关节处(如肩、肘、髋、膝),限制其抽动幅度。但是不要用力过猛,强行按压,否则会造成骨折或肌肉损伤。

  6、癫痫大发作要将患者裤带解开,取掉假牙。

   7、癫痫大发作抽搐停止后,患者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段时间为几分钟、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有些患者处于昏睡状态,只须让其舒适、安静入睡即行。还有一些患者则处于朦胧状态,会出现一些无意识、无目的的冲动、破坏、攻击行为,甚至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此时应立即给患者肌注或静脉注射鲁米那或安定等镇静剂,还要对患者行为严格限制,以保证安全。

【中医护理】:

1.辨病与辩证相结合:采用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

2.常规处理:不可强制按压患者肢体,可采用探吐法,清理口腔及呼吸道

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针灸方法:采用指压法,以指代针,按压人中、内关、和谷、涌泉等学

经促进苏醒。

4.对症使用中药,如醒脑静、清开灵等。

5.饮食调护:戒烟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及其他具有刺激性饮料。

6.精神调护:嘱其清除心理恐惧,保持规律生活方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睡眠。

【健康指导】:

1.患者应该及时按量服药,不可以少服、漏服和多服。家属应在医生指导

下增加或者减少药物或者更换药物的品种,不可随便更换药物和剂量。

2.坚持长期治疗:是否停止治疗,这需要根据患者本身的状况而定,只有当癫痫完全控制后,才可考虑逐渐停药,而且病程越长,需要的剂量也越大,停

药需要时间更长,甚至少数可能需终身服药。

3.癫痫患者的生活应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从事一些轻的体力劳动,

切忌不可以过度劳累或者紧张。

4.患者的饮食应给予富于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应该多吃比较清淡的、

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不可以暴饮暴食。

5.跟危险场所及危险品应保持距离,最好不要从事高空作业或者精力高度

紧张的工作,像骑自行车、游泳、登山、开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