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

发布日期:2016-03-09  来源:

【临床表现】 
  (一)急性起病为主,久病住院、ICU病房、烧伤区、高龄、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糖尿病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后、肺部有基础疾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患者易发生。 
  (二)肺炎的表现不典型,咳嗽咳痰为基本症状。 
  (三)全身症状及肺外症状:发热最常见。重症患者可并发ALI/ARDS以及合并左心衰竭、肺栓塞等。

 

【辅助检查】 
  (一)胸部X线:除病毒性(常无实质性阴影外)有炎性浸润阴影。

  (二)痰、胸水、血液检查①痰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两者比例<1:2.5为合格痰标本,②痰定量培养:病原菌浓度≥10C/ml(特殊菌除外)。③胸水、血液,肺泡灌洗液等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三)白细胞总数不一定升高但核左移,伴败血症者血培养阳性。

 

【诊断要点】 
  (一)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

  (二)发热大于等于38℃。 
  (三)近期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农田,伴或不伴胸痛。 
  (四)体检发现肺实变体征或出现湿性罗音。 
  (五)WBC>10.0xl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伴或不伴核左移。 诊断标准:1+2-5中任何1条。 

【治疗原则】 
  (一) 及时开始经验性抗菌治疗。 
  (二)   区别早发与晚发及有无MDR危险因素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三)   尽早将经验性治疗转为针对性治疗。 
  (四)   结合临床正确评价呼吸道标本所分离病原体的临床意义。 

  (五)   必须考虑患者免疫状态。 
  (六)   按照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原则选择药物及给药方案。

  (七)    按照感染病原菌和治疗反应确定抗菌药物治疗的合理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