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最炎热的“三伏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是中医传统的特色疗法。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原则,对冬季气候寒冷时易发或加重的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慢性风湿病、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过敏性疾病等),在夏季气候炎热、疾病缓解时进行治疗,以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人体的气血运行受到日月星辰天体运行方位。季节变换的影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传统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盛夏之时,阳气浮于表,人体皮肤腠理及毛孔开泄,且气血旺盛畅通,此时辩证施灸,药物等有效治疗因子最易通过学位传导及经络的“放大效应”,而直达病所,因势利导,从而起到化解寒湿之邪、补虚助阳、温里祛寒、提高免疫、平衡阴阳、改善阳虚、亚健康等体质之“事半功倍”。
正确合理的“夏养”应该是选择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去除寒气的有利时机。此时予以积极调养,培本以扶助正气,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根治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