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日的高温,让游泳池成了孩子们消暑纳凉的好地方。游泳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这正是不少家长聊天时比较关心的话题,来看看专家们提供的一些建议。
★ 游泳时,当心感染眼病
放暑假后,乐乐就缠着爸爸带他到游泳池游泳。玩了几次后,乐乐的眼睛就出现了又痛又痒的情况,并伴有红肿、分泌物增加的症状,到医院确诊为急性结膜炎。“最近随着天气转热,红眼病病人就诊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中高考考完后,学生喜欢结伴游泳,交叉感染的机会较大。”专家说,游泳池属于公共场所,细菌比较多。孩子游泳时如果不注意卫生,眼睛接触不清洁的水后,容易造成眼结膜和眼角膜病菌感染,引起眼病。游泳馆的工作人员会经常向游泳池投放漂白粉进行消毒,不少患者容易对次氯酸钠产生过敏现象,从而引发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睛干涩、流泪等症状。
专家指出,游泳时,要尽量选择到正规消毒的游泳场所;不要佩戴隐形眼镜,要购置防护眼镜;当眼睛出现发红和流泪等症状时,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 游泳后,掏耳朵要适当
“最近一段时间,门诊上每天都接待由于游泳而引起外耳道炎的小患者。”专家告诉记者,天气变热,很多孩子游泳戏水后,由于没有及时清洁,或是掏耳朵方法不当引起了外耳道炎。
专家指出,孩子游泳后,最好查看自己外耳道上是否有上皮脱屑等分泌物,并清除干净,以防因游泳时水浸泡后刺激耳道皮肤,引起化脓发炎。有的游泳池消毒措施不好或者耳朵本身具有损伤的孩子,更容易感染外耳道炎或者疖肿。“游完泳,孩子耳朵里会有一些积水,有些父母会很细心地用棉签或挖耳勺帮孩子掏耳,却不知道棉签等硬物,会损伤毛囊、耵聍腺、皮脂腺等,有的还会形成脓肿,导致疼痛,吞咽时疼痛会加剧。”专家提醒说,这时,可以让孩子倾斜头部,让液体流出。如果呛水,也容易引起中耳道炎,损伤听力。
★ 游泳时,细节要注意
孩子入水前,爸爸妈妈不宜塞食物给他吃。因为人到水中,水对人体会产生压力,往往食物还未进入孩子的胃里,就被水压压上来倒溢进气管,造成窒息。所以建议在游泳前半小时给孩子吃点食物,以不饿、不饱胀为宜。
选择游泳帽时,要选游泳帽绳子不是固定在颈部的。女孩穿背带式的游泳衣时,不宜将绳带系在颈部。
教会孩子看游泳池内的各种标记,以免误入深水池区。
入泳池前,带领孩子做热身活动,并养成习惯。孩子在大汗淋漓时不宜马上进入泳池,应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待毛孔收缩后再入泳池中。
孩子感冒痊愈后1至2周内不宜游泳,应观察孩子有否胸痛症状,怕孩子隐患着感冒引起的心肌炎去游泳会产生意外。
在水中的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孩子感觉不舒服,就应马上带孩子上岸,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防止身体紧张抽筋:如果孩子刚开始学游泳,心里一定紧张害怕,加上水凉、泡在水里时间较长,都可能导致孩子身体抽筋,一般以小腿抽筋多见。所以,孩子过度饥饿、疲劳时不要游泳。此外,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体力状况、体力强弱等决定每次游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