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国高血压日

发表日期:2023-10-08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39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将高血压的防治关口前移。




全国高血压日

2023.10.08




不可不知的要点

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世卫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并建议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2.减重: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进行适当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5.戒酒:大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不宜饮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的状态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二、如果血压超过130/80mmHg,要开始积极关注

1.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建议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2.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要立即引起关注,血压的升高会给心、脑、肾等器官带来危害,应及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三、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3.若经过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压仍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四、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遵医嘱服药。

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至140/90mmHg以下。


常见疑问

1.发现血压高就要吃药吗?降压药一旦吃了就停不下来了吗?


降压药不存在成瘾性,因此不存在一旦吃上就不能停药的问题。不能停药是高血压本身的原因,高血压需终身服药,一旦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而不是药物有依赖性。

当然,有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这类患者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都应用药治疗。


2.血压正常就可以停用降压药了吗?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高血压应长期综合控制,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因为自行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且24小时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更严重,反复的升降最终将导致病情恶化也是造成高血压合并症死亡率增加的直接原因。

正确的做法是当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之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以维持量长期坚持服下去。


3.降压药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好?


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都是早上服药。通常人醒了后,血压会逐渐增高,早上8-10点血压会达到第一个高峰;到了中午,血压会逐渐下降,傍晚时血压又会达到第二个高峰,此后血压就逐渐会降下来,到晚上血压就会很低了,到第二天早上醒来以后血压才会逐渐又升高。所以早上服药是为了让药物充分起效,以控制白天的两个血压高峰。

但也有些夜间失眠、动脉硬化的患者,如果早上服药,药效会相对降低,这类患者就需要晚上用药。

也有些患者晚上血压高,白天血压也高,那么需要早上和晚上各服一次药。因此服药时间没有绝对的说法,需根据医生医嘱与自身特点进行调整。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