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急、呼吸不畅,53岁的魏阿姨有点纳闷,这次“感冒”怎么这么难受? 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两天未果的她,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来院时,魏阿姨自感胸闷明显、极度呼吸困难、指测血氧饱和度仅为74%,医护团队见状立即上前给予面罩吸氧、输液,并根据医嘱完善相关检查。“胸部CT出现大片白色阴影,两肺呈典型的“白肺”表现,是重症肺炎!”急诊医生一脸凝重,立即报告主任。 急诊科主任王宏阳迅速组织科内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制定救治方案,同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抗病毒、抗炎、抗凝等一系列综合治疗。但魏阿姨的病情仍直转急下,呼吸机纯氧支持下,氧饱和度仅60%且持续不能改善,可机器的支持条件已达到极限!魏阿姨命悬一线,危在旦夕。此时此刻,救命神器ECMO成了最后希望。 经过与家属的紧急沟通并取得知情同意,团队快速启动ECMO治疗。大家分工明确,通力合作,仅用时30分钟便成功转机。随着暗红色的血液被膜肺氧和变成鲜红色,魏阿姨的血流动力学逐步稳定,生命体征逐渐改善。 ECMO成功上机是救治的关键一步,但之后的生命维持依旧危机重重。在接下来的十余天里,EICU多次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等多学科MDT专家团队进行讨论,并制定精准化个体治疗方案。浙大二院张茂教授团队也及时给出治疗意见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经过EICU全体医护的精心治疗,魏阿姨安然度过危险期,肺部情况逐步好转,于7月2日撤机,7月5日呼吸机脱机,自主呼吸功能完全恢复,后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7月19日,魏阿姨康复出院,并于出院前和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什么是“白肺”? 当肺部出现炎症或感染、肿瘤、积液等,肺组织就被这些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等填充,在CT或者X线呈现白色区域。一般肺部炎症较重、渗出液较多,白色区域面积达到70%—80%时,就是大家所说的“白肺”,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血氧饱和度较低,病情危重者伴有呼吸衰竭等症状。 什么是ECMO?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强大的生命支持技术。它是通过体外循环技术对因心脏和肺病变、创伤导致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患者进行有效支持。其原理就是将静脉血经管道引出体外,再经氧合、排出二氧化碳后泵回体内,从而代替了心、肺功能。使用它能够让患者的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治疗和恢复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