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世界肝炎日

发表日期:2023-07-28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20

2023年7月28日是

第13个“世界肝炎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坚持早预防

加强检测发现


规范抗病毒治疗


义诊活动


为增强预防意识,号召大家共同关注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健康的威胁。7月27日,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来到河头镇中罗村开展世界肝炎日主题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从日常饮食、卫生习惯、乙肝流行现状、肝硬化、肝癌发展过程等方面向群众科普肝炎的相关知识,营造全民参与、科学防治肝炎、共享健康的良好氛围。

6382641814521178691714183.jpg
6382641814560901936635926.jpg
6382641814525419207656527.jpg
6382641814523813853992422.jpg




知识小科普


6382641814561119445259877.jpg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导致肝脏细胞受到破坏,引起功能损害,从而使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及肝功能异常指标。

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为病毒性肝炎,按病毒的不同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庚型肝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和干预,会逐渐形成肝硬化,继而可能发展为肝癌,危及生命。


传播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主要是粪-口传播,具体如下:

1.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通过污染的手、用具、玩具等直接与口接触而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2.水传播:水源污染可引起爆发流行;

3.食物传播:如进食受粪便污染的毛蚶、生蚝等贝壳类食物,导致病毒传播;

4.媒介传播:苍蝇和蟑螂造成的食物污染。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是体液和血液传播,具体如下:

1.血液传播:包括不洁注射(如静脉药物依赖者共用注射器)、针刺、输注含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共用牙刷/剃刀等;

2.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主要与各种体液和分泌物的接触有关,如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

3.医源性传播:可见于牙科器械、血液透析或医疗物品污染等,随着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普及,医源性传播呈下降趋势;

4.母婴传播:主要经胎盘、产道分娩、喂养等方式传播。


病毒性肝炎的表现

1.乏力:休息后疲劳不能缓解;

2.胃口不佳:看到油腻食物自感恶心甚至呕吐;

3.腹胀:多为上腹胀,且在进食后较明显;

4.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小便颜色深黄,甚至为酱油色;

5.水肿:腰围增粗,小腿、脚踝肿胀;

6.肝区不适:右腹部隐痛;

7.其他: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现象。

病毒性肝炎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足够休息、合理饮食、辅以适当药物治疗,避免饮酒、过劳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1.急性肝炎:急性甲肝、戊肝为自限性疾病,无需抗病毒治疗;急性乙肝多数可自行恢复,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急性丙肝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辅助使用护肝药物。

2.慢性肝炎:适当休息,避免疲劳。乙型、丙型肝炎需抗病毒治疗。

3.肝衰竭患者:卧床休息,辅助使用护肝、退黄降血氨等治疗的同时需防治并发症,如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等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