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常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 哪些是急性心梗高危因素患者? 心肌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 急性心梗的症状 因牙痛、胸痛、腹痛来急诊就诊的患者,都会被要求做心电图,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心梗症状不仅仅只是胸痛。当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发下面这些部位的疼痛时,应警惕急性心梗: 1.典型症状 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有压榨性剧痛,可放射至左颈根部、背部或左上肢。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其他部位疼痛 疼痛部位常为胸部,但有20%-30%的病人症状不典型,表现为其他部位疼痛,如左肩、左腋下、右上肢、颈部、后背、上腹部、咽喉、下颌部、牙齿、头部等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应警惕急性心梗。 3.无痛性心梗 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 4.持续时间长 胸痛和不适感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该怎么做? 1.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尽量不要活动,保持镇静; 2.室内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 3.患者决不能自行去医院,即便自觉症状轻微也不行。可向家人求助,立即拨打120;若独自在家,应先拨打120,然后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 4.等待救护车期间,若病人出现脉搏细弱、四肢冰冷,提示可能发生休克,此时应轻轻地将病人头部放低,足部抬高,以增加血流量。若病人出现憋喘、口吐大量泡沫痰,考虑发生心力衰竭,此时应采取半卧位。 供稿: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