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渐行渐远的小儿麻痹症

发表日期:2022-12-15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78

图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渐行渐远的

小儿麻痹症 


图片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也被称为“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小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肢体弛缓性瘫痪。最初的表现为类似感冒的发烧,但随着病毒侵蚀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细胞坏死,患者的肌肉出现不可逆的肌力丧失,出现肌肉无力、关节挛缩、行走功能障碍、肢体短缩等一系列问题。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此病的潜伏期一般为8-12天,最长可达到35天。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表现因人而异:90%-95%呈现隐性感染(无症状型),4%-8%表现为顿挫型(轻型),1%表现为无瘫痪型(无菌性脑膜炎型),只有不到1%表现为瘫痪型。





小儿麻痹症如何传播?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咽部会在病初1周内排出病毒,故通过飞沫传播的时间亦短,而粪便中排出病毒不仅时间早(病前10天)、量多、且可持续2-6周,甚至长达3-4个月。




后遗症的残疾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麻痹症患儿在发病早期,肌肉会发生萎缩和肢体瘫痪,但瘫痪的肢体并无畸形,而随着病程的延长,才慢慢出现各种畸形。主要的原因是:
1.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不同肌肉之间的力量不平衡。如支配足外翻的肌肉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两边的力量不平衡,内侧有力,外侧无力,就会发生足内翻。
2.患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挛缩,造成畸形。如膝关节后面的软组织挛缩,就会造成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
3.不正常的行走、跑步等负重活动,加重畸形。如上述肌肉不平衡或软组织挛缩导致的畸形,早期是可以纠正的,但患者往往不了解,而是继续保持不正常的姿势行走或做其它活动,使得畸形加重;相反,如使用夹板正确的固定肢体,就可防止畸形的发生。
4.肢体废用,不活动。发病后患儿肢体瘫痪,不活动,而肢体的生长发育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肢体瘫痪不活动就会造成患肢的骨骼、肌肉及其它软组织的发育迟缓,甚至退化。
5.长期不良姿势的维持。如患儿瘫痪后长期盘腿坐位,造成髋、膝关节畸形;长期胸、腰弯曲会造成脊椎弯曲畸形等。



怎样预防小儿麻痹症?


1.控制传染源

与脊髓灰质炎患者密切接触后需医学观察20天。

2.切断传播途径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饮食、饮水、粪便卫生的管理工作等。

3.保护易感人群

尽量少去公共场合。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应该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疫苗接种,获得主动免疫。


供稿:儿科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