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耐药菌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仅结核病耐药菌的比例就高达30%,而在发达国家仅为百分之几。耐药菌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 人工合成抗生素: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 Part.1 什么是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Part.2 细菌为什么会产生耐药性? 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了维持自身代谢、保护生存条件免受其它微生物侵袭,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调节本身代谢和杀灭其它微生物的作用。 自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物质被人类发现,并被研制成抗菌药物以来,人类开始介入了微生物之间的抗生斗争。细菌也就把人类制成的抗菌药物视作抗争的对象,只要接触过某种抗菌药物就按择优去劣的进化原则保留并延续那些菌,这样形成了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使本来有效的抗菌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完全无效。 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制订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不良反应影响病人的健康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独特的耐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一旦产生了耐药菌株,对其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Part.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 原则是什么?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通常为: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对群体、社会而言,滥用抗菌药物会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如果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都耐药,这种局面更为可怕,即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药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Part.1 使用抗生素要记住的“三大政策” 1.不自行购买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在药师指导下购买。 2.不主动要求 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 3.不随便停药 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疗程,一旦要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按时服药直到吃完,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避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 供稿: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