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现状如何? 目前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但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不到一半。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自我照顾者”。为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他们需要持续接受教育以更科学地进行日常自我保健。因此,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旨在更好地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的糖尿病教育。 什么是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是指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与参与度,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 是指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糖尿病、及时进行健康干预,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成年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前期史或一级亲属有糖尿病病史; 2.年龄≥40岁; 3.体重指数≥24kg/m²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缺乏体力活动者; 5.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6.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7.有黑棘皮病者; 8.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0.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11.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12.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25分。 三级预防 是指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要求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定期到专科门诊随访。 糖尿病如何进行自我判断? 相较于低血糖,高血糖往往不易被察觉,除了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烦渴多饮、多食、多尿,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外,还易导致皮肤感染、伤口难以愈合、瘙痒、视力减退或视物模糊、男性性功能减退等,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近期有急性感染、创伤、应激等情况导致的暂时性血糖升高,需在应激消除后进行复查。如确诊为糖尿病,需积极控制,确保血糖达标。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糖尿病控制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育方式包括个体教育、集体教育、个体和集体相结合教育及远程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指导。患者应在确诊后,向规范化的专科糖尿病教育人员寻求帮助和指导,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也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参与有利于维持和改善糖友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是抗糖路上最好的帮手! 我院MMC即将“拉开帷幕”,为糖友们“保驾护航”,提供糖尿病管理标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 什么是MMC? MMC即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强调综合管理、分层管理和并发症管理:分为大小课堂,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专业护士进行沟通和指导,如自我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一站式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协助办理特殊病种,减少病人门诊费用;联合相关科室共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最后,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糖尿病,认识糖尿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不做“小糖人”。 供稿: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