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千万别把中暑当做一件小事!

发表日期:2022-07-15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1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工作再重要,也没命重要啊!”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主任朱海勇说。
最近气温频繁刷新“炎”值,因中暑需要急救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急诊科一天平均要收治十余名轻症中暑患者,其中仅两天就有三位病情严重的患者转入ICU抢救。
7月10日,74岁的王阿婆在白水洋镇进行户外保洁工作,4点时被人发现倒在路边,不省人事,入院时体温达40.1℃。
7月12日,66岁的王大伯在涌泉镇船厂进行户外作业,下午3点时突然昏倒,神志不清,伴有大小便失禁、抽搐、血压下降等情况,检查后发现心肌损害,体温达40.8℃。
古城街道44岁的江阿姨与他们的情况不同,她是在没有空调的铁皮房内做了一天的手工,下午5点时昏倒被家人送至医院,入院体温高达41.6℃,热射病症状明显。


七月翩跹而至

炎炎夏日开始登场

在这高温天气里

千万别把中暑当做一件小事



什么情况下容易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的不良条件下,机体水电解质丢失过量、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而出现的疾病。


1. 环境温度过高导致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时;

2. 散热障碍:如空气湿度较大、肥胖等;

3. 汗腺功能障碍:如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

在高温天气(>32℃)、空气湿度大(>60%)和无风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什么人更容易中暑?





1.老年人:因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导致中暑。

 2.孕产妇: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长期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导致中暑。

 3.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较多,散热不利,导致中暑。

 4.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导致中暑。   

5.营养不良患者: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反复腹泻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6.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患者:会因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导致中暑。






中暑具体会有怎样的表现?







1.先兆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轻症中暑:体温往往 >38 ℃,除先兆中暑症状以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症状。

3.重症中暑:出现肌肉痉挛、高热(直肠温度≥41 ℃)、无汗、神志障碍(谵妄、嗜睡和昏迷),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若不及时救治将会危生命。



中暑会致命吗? 




会的。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重度中暑,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病死率非常高。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



中暑后如何处理? 






1. 迅速撤离高温境,选择阴凉避风地方;

2. 解开病人衣服的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

3. 立即喝加盐的凉开水;

4. 降温处理:用冷水擦身体或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处放冷水袋或冰袋冰帽。

5. 如出现虚脱、抽筋、神志不清等休克症状时,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抢救。



如何预防中暑? 







1.避免高温时间段出门。若要出门,应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2.外出时尽量穿着透气的浅色衣服。

3.老年人、孕妇、幼儿、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在室外作业、剧烈运动者,要适当调整作业时间,及时补充足量水、盐,尤其要避免由空调状态快速进入高温环境,以防发生意外。

4.夏季应当多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饮用一些盐水,补充人体因出汗损失的盐分。



吃哪些食物可以预防中暑?


1. 多喝汤。如绿豆汤、酸梅汤、金银花汤等,有益解暑降温;

2. 多吃苦味菜。苦瓜、苦菜等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3. 多吃凉性蔬菜。如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4. 多吃瓜果。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首选。另外,香瓜、黄瓜、猕猴桃也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5. 多喝茶,如绿茶、菊花茶、苦丁茶等。



藿香正气水对中暑有效吗?






藿香正气水属温热类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有效化解体内湿气。对贪图空调所受的风寒、贪食冷饮所致的脾胃湿寒等病态有效。但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中暑在使用藿香正气水后反而会加重病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成,其中酒精含量为40%-50%左右,相当于40多度的白酒,驾驶员、酒精过敏或不能饮酒者应慎用或改用其它剂型。

夏日居家备点藿香正气水是明智的。但藿香正气水与头孢类抗菌药物不能同时服用,酒精与头孢类药物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等,甚至会引发过敏性休克。


中暑后大量出汗,

是否可以大量饮水?








单纯的大量饮水,会导致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者会导致脑水肿昏迷。因此,应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服用补液盐、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中暑晕厥掐人中抢救,

是正确的吗?



中暑晕厥掐人中的做法只能起辅助作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不是中暑的急救措施。该做法会导致失去意识的伤者气道更加不通畅,有潜在危险。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