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祛邪除湿过梅雨,冬病夏治一身轻

发表日期:2022-06-21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151

节气

绿波亭亭处

荷花分外香

XIAZHI




   古人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场景听时挺美好,但实际体验并不舒适。梅雨季人们会觉得身体都黏糊糊的,再加上久不见天日,很多人就会觉得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食欲不佳,甚至出现腹胀、腹泻。这些都是因为梅雨季节湿气侵袭人体的原因。

如何判断自己湿气重不重?

夏至节气

   第一种方法,望舌。望舌一般在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或者日光灯下空腹进行。  

   先看舌型。如果张嘴感觉舌头笨拙肥厚,把整个嘴巴都占满了,这就是胖大舌,如果边上都是牙齿的痕迹,就叫做齿痕舌。

   再看舌苔,如果舌苔偏厚结合前面的胖大或者齿痕舌就可以说明体内已经有湿气而且影响到健康了;如果舌苔偏白,说明是湿寒,应注意保暖;如果偏黄,说明体内湿热,应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好喝酒的人,应该尽量戒酒。

    第二个方法,看排便。大便正常的状态下,一两张手纸就可擦干净,但体内有湿的人,就会有很多张纸都擦不干净的感觉。而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粘马桶,这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如何才能除湿气呢?



   在之前的中医科普里,我们曾教给大家还阳卧、拨脾经以及点按或艾灸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地机等穴位的方法来祛湿,这些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祛除湿气。部分朋友如果不记得了,也不用着急,可以在“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公众号搜索之前的文章。(也可点击下方链接了解)

健康科普|瑟瑟寒风吹不破,冬日养生暖一年

健康科普|立夏正当时,养生先祛湿

健康科普|端午前后,防暑防疫


   今天,我教大家做一道汤,这道汤名字叫做扁鹊三豆饮。由3种豆子组成:清热解毒的「绿豆」,利水消肿的「赤小豆」,补肾解毒的「黑豆」,三者搭配在一起,解暑、清热、健脾、祛湿。先将3种豆子提前浸泡一夜。转日,在锅中加入浸泡好的豆子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等到豆子煮烂了,就可以出锅了。

   如果想要在祛湿解暑的同时,又能清润肝胆,做的时候可加上乌梅12粒、陈皮1张、茯苓15克、甘草3克,一起煮,再加入少许桂花和适量冰糖调味。



三伏天如何养生、治病?




预防疾病


所谓农历五月赤日流火,夏至前后,很多人会感到寒热错杂、上燥下湿,出现口臭、鼻咽发干、足癣、荨麻疹、痔疮发作、半夜易醒、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等问题。这种情况带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与盛夏五行属火,五脏对应为心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时常拍打“心包经”保持经络畅通。心包经位于手臂内侧正中线上,用对侧手掌稍稍用力拍打,重点拍打肘窝,这里是心经、心包经和肺经通过的地方,适度拍打可以帮助疏通身体经络,预防疾病。


冬病夏治


 从中医角度来讲,盛夏时节自然环境湿热、霉腐之气熏蒸在外,人体阳气把守体表,所以体内呈外热内寒之势,此时对表证而言,容易因贪凉而造成阳气困厄于表,成为风团瘾疹;于里证脏腑而言容易因饮冷而成寒湿水饮。但同时对于身患疾病阳虚怕冷的人,此时正是冬病夏治补阳的极佳时期。


 三伏天,人体阳气浮盛于肌肤而内脏相对空虚,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咽炎、免疫力低下以及风湿关节病、宫寒痛经等秋冬季容易复发和加重疾病的患者,选取相应的冬病夏治方式如三伏贴、督脉灸等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强,减少发病次数,减轻发病程度。


居家养生


不便来医院的朋友可以学学采阳于天,也就是天灸——晒太阳。有些人会说晒太阳有什么好学的,但其实晒太阳的学问很大,功效也大得很。古人有文称赞“晒之功力,可云大矣,补先天之元阳,滋后天之真阴,神光洞彻,表里不遗。”简单讲就是补气血,气血足百病除。夏至过后,天灸的时间推荐在阳光不暴烈的上午9:00至11:00之间取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量力而行,避免中暑。此时为足太阴脾经当令,可顺带敲打下肢内侧的足太阴脾经百次,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此时天灸可以健脾益气、疏通百骸。需要注意的是天灸时应适量饮温热水,以促进效果,防止脱水。

天灸时需要将头部用干毛巾或者透气的棉质衣物护住,避免直晒。穿着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男士也可以裸着上半身,怕晒伤可以涂防晒霜。但不能穿紧身衣服、防晒衣,下身不要穿黑裤子,选择高度合适的凳子,臀部只坐凳子的三分之一,背对太阳,端身正坐,或微向前趴,骨架中正,肌肉放松。天灸的部位以后背大椎区域、两肩胛骨上下区域、督脉上半部为主,这些区域都是必灸之处,如果方便的话,整个腰部、八髎区能天灸更好。


天灸疗法有什么注意事项



   以惨白为美的审美观是不健康的。晒太阳的学问很深,简单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天灸时不能当风,不要被冷风吹到。
2.天灸出汗之后,切记不要马上去冲澡。更不要用冷毛巾去擦身。等稍微收汗后,用纯棉毛巾,温水拧干,轻擦身体,换上干净衣服即可。
3.天灸的好处很多,不仅补充气血,还可以祛湿散寒,打通经络,养心宁神,但心脑血管病人以及本身就阴虚体弱,或者阳亢暴躁的患者就需要先进行中医调养,体质稍微平和之后才能进行天灸。




作者简介




王一行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大洋中医馆副馆长

兼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

医师,硕士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擅长中医传统内外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筋伤骨病及内外科杂病。
  执业中医师、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骨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