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关于疟疾,你了解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春季疟疾防控指南 —
什么是疟疾
天气回暖预防疟疾不容松懈
4月25日上午11点
浙大二院临海分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朱侠
受邀做客临海电台对话898
空中问诊健康直播厅
一起聊聊疟疾的那些事
NO·1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是春秋之际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被蚊虫叮咬时,疟原虫会随之进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为常见。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2018年全球约有2.28亿疟疾病例,死于疟疾的超过40万人。2007年5月,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定为“世界疟疾日”。
因我国4月25日已被定为“计划免疫宣传日”,故决定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
2022年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主要传播途径: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繁殖形成子孢子。进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时随唾液进入人体传播疟疾。
也有部分病例是由于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导致发病。
感染后的症状:
疟疾病人主要的表现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如得病时间较长,甚至会导致脾肿大、贫血等。如果感染恶性疟疾,又未及时治疗,则会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NO·2 如何预防及治疗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
如去过上述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的公民,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尽快到当地疾控中心、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就诊并采耳垂血涂片检查。
如何治疗疟疾?
针对我国常见的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再次采用伯氨喹进行抗复发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和复方青蒿素片等进行治疗;重症恶性疟患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治疗。
治疗疟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
传染病预防三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我们在积极治疗疟疾患者的同时,还要注意切断传播途径。
1.注意防蚊、驱蚊:不要在外露宿,在夏季黎明前或黄昏后尽量减少室外休息和活动,必要时涂抹驱蚊药水,睡前使用蚊帐或驱蚊药。
2.注意灭蚊:在家里或活动区域喷洒灭蚊药。做好环境卫生,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健康人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5-10月),最好进行预防性服药。服药前一定要遵照医生意见,按说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