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你的颈椎还好吗?

发表日期:2019-12-17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649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电脑与手机使用频率的增高,还有些职业特性,如整天坐着的出租车司机,这种种因素导致颈椎病在临床的发病率不断增长。过去人们总认为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几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我国青少年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初中生和高中生的错误坐姿和不良生活习惯极易导致颈椎病发生。所以,如何预防和保养我们的颈椎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发生在颈段脊柱的慢性退行疾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有明显低龄化趋势。

  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头颈肩臂麻木疼痛,肢体酸软无力,病变累及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时,则会出现头晕、心慌、大小便失禁、瘫痪等症状。通常情况下,颈椎间盘退变是该病的内因,而跌、扑、闪、挫等各种急慢性损伤或姿势不良、枕头和睡姿不当是外因。

二、颈椎病的危害

 
  颈椎是中枢神经和颈动脉的交通要道,也是通向大脑和面部五官的主要枢纽,它的病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害。颈椎病临床上分为六型,分别为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每种分型颈椎病的症状不同。

  1.颈型颈椎病往往有头、颈、肩、臂等酸胀痛不适。

  2.神经根型颈椎病会引起手指部的麻木乏力,颈部活动受限或僵硬,上肢沉胀、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坠落。

  3.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减退。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引起颈源性心率失常及吞咽功能障碍,如吞咽时往往有异物感及胸骨后的烧灼刺痛感,还可引起肢体发凉、局部皮温降低。

  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走时有踩棉花的摇晃感,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便秘、尿失禁、卧床不起等。

  6.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表现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症状并存。

三、如何预防颈椎病和保养颈椎

 
  1.保持颈部的良好姿势。头颈端正,略向前屈,眼睛距桌面的距离大约30厘米,桌面向人体有20度斜面,以减少头颈前屈。

  2.避免颈部过度劳累。长时间伏案工作会使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受拉时间长,容易发生劳损。每次伏案工作时间不宜过长,40分钟到1小时后应抬头活动一次。

  3.防止颈部受凉。颈部受凉肌肉中的小血管收缩,代谢产物堆积,刺激肌肉发生痉挛,容易使颈部肌肉发生劳损。如果一侧颈部肌肉痉挛,颈椎会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因此,颈部受凉是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应尽量避免夏季颈部久吹电扇、卧睡风口等。

  4.选择合适的枕头。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枕芯装填量要适当,以保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消失的,枕头宜垫在颈部,颈椎弧度过大的宜垫在枕后。

  5.防止外伤与落枕。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和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6.加强功能锻炼。颈肌对抗锻炼,双手交握,置于额前,颈部向前用力与之对抗,每次持续10至20秒,每组10次,每天1至3组,左右侧分别进行;颈部关节活动度锻炼,头向前缓慢、用力屈至极限,停顿三秒钟后缓慢用力抬起向后伸至极限,停顿三秒后缓慢回到中立位,每组8至10次,每天2至3组;颈保健操,捏9下:用手掌心放在颈后部,用示、中、环及小指与掌根相对用力,提捏颈部肌肉。左手捏9下,右手捏9下。摩九下:用手掌放在颈后部,用手指、手掌连同掌根,沿颈项做横向的来回往返摩擦,左右各9次,至颈项发热舒适。扳九下:用示、中、环及小指放在颈后部,做头缓缓向后仰,同时手指向前扳拉,左右各扳9下,使颈后部有被牵拉感。

  7.增强体育活动。适当放风筝、游泳、打太极拳、打羽毛球,可以舒缓肩背部肌肉紧张程度。

作者简介
       董吕顺,副主任中医师,1991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从事临床推拿工作二十八年。是浙江省推拿学会会员,台州市针灸学会会员,临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临海市政协委员,临海市九三学社市委会委员。曾于2000年赴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进修、2008年在北京博爱康复医院学习,发表论文数篇。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