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奶停顿、多汗,哭吵后口唇青紫,易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新生儿如有这些症状,或许是患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出生缺陷疾病,也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浙江省政府将“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对2万余例筛查可疑患儿开展心脏超声检查”纳入2019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市一医院今年被列为浙江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机构,负责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和制订相应的筛查治疗方案。筛查对象为出生后6至72小时内新生儿。
据市一医院儿科主任王跃飞介绍,20%-30%的先心病患儿在新生儿和婴儿时期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反复肺炎等并发症,未及时诊治可导致死亡,是引发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新生儿心脏病数据“惊人”,但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可怕。随着医学的进步,先心病手术存活率已经达到97%以上,先心病治疗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后和正常人一样,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专家还指出,先天性心脏病是可防可控的。做好孕期保健、孕期科学合理用药、孕早期避免强磁场、避免接触宠物、及时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查等,都是较好的办法。而此次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项目的实施,可促进助产医疗机构用科学便捷的“双指标法”及早发现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并开展全程健康管理,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率,另一方面可大大减轻由于患儿病情发展及并发症所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