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高血脂症越来越年轻化,什么样的人容易中招?

发表日期:2018-09-10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1147
       你知道吗?高血脂问题正在侵袭中青年人群。
       所谓血脂,就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等的总称。中青年人群患高血脂与他们的高能量饮食、低运动水平以及不规律作息有关。
 
 
       读懂报告的“血脂档案”
 
       许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不知“低密度”和“高密度”为何物。这两者其实就是决定心血管疾病的分水岭。一般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作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是好胆固醇。好胆固醇可防止脂质在血管壁沉积,而坏胆固醇若在血液中的水平过高,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使血管变得狭窄或阻塞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遗传因素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可导致坏胆固醇的升高,而这部分人在未来较早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总胆固醇指标的浮动与诸多因素有关:
 
 
       1.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紧张等生理因素都可能导致总胆固醇的上升;
       2.肝硬化、恶性肿瘤、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等可导致总胆固醇的下降;
       3.肾病综合征、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等可导致总胆固醇的上升。
 
 
       需要提醒的是,甘油三酯(TG)过高时尤其需要引起警惕。因为甘油三酯轻、中度升高都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极度升高(≥500mg/dl)时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
 
       参考值不可“误读”
       那么,血脂化验一般有哪些项目呢?血脂通常有7项,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
 
       值得一提的是,在化验单上没有箭头,并不代表血脂正常!
 
       化验单上的参考值仅供参考,不同人群的血脂参考值也不尽相同。
 
       检查血脂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 检查前一晚应清淡饮食,8点后禁食、不禁水,空腹10~12小时以后可在晨间静脉抽血。
       ? 短时控制饮食所得到的化验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血脂水平。建议在抽血化验前2周维持原来的饮食,并保持体重稳定。
       ? 血脂水平可随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抽血前4~6周内应保证没有急性病发作。
       ? 检查前一晚应休息好,抽血前也应休息5分钟。
 
       建议: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者、绝经后女性、40岁以上男性和肥胖人群都应重视检查。
 
 
 
       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一旦被确诊为高血脂症,首先要对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这是血脂管理的基础。记住四句口诀: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受益无穷;适当运动,贵在坚持;保持乐观,心理平衡。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的主力,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他汀类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良好,需要长期服用,并做到不减量、不停药,即使血脂达标也不可以自行停药,否则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甚至影响已经稳定的斑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饮食应做到“一个平衡”和“五个原则”。“一个平衡”是指平衡饮食,高血脂症患者应做到每日摄入食物种类齐全、比例适当。而“五个原则”则是指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和高纤维饮食,并建议选择煮、蒸、炖、煲、凉拌等烹调方式。
 
 
       温 馨 提 示:
 
       1.确诊为高血脂的患者在首次服药后的6~8周,应复查血脂和肝功能,其后每2~3个月检查1次,达标后可每6~12个月检查1次;
       2.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1次;
       3.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肥胖、吸烟、有冠心病或脑卒中家族史、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每年至少应检查1次;
       4.2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5年至少检查1次。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