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又一款“儿童明星药”被叫停!家长们注意,这些药物儿童要慎用

发表日期:2018-06-21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1081
又一款“儿童明星药”被叫停!家长们注意,这些药物儿童要慎用
 
还记得前阵子柴胡注射液被要求修订说明书、禁用于儿童的消息么?
 
 
如今
又一款“儿童明星药”
被宣布停用了!
▼▼▼
 
药监局11日下午发出最新公告,另一款儿童常用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也被拉入“儿童禁用黑名单”!
 
和柴胡注射液一样,此次药监局要求,在双黄连注射液药物说明书上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明确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双黄连注射剂。  
 
 
双黄连注射液曾发生致死事件
 
双黄连注射液是儿科用药中的明星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主要用于发热、咳嗽、咽痛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但是,这样一个“国民明星用药”,却因不良反应多甚至有致死病例,一直高居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榜单前列。
 
◆ 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首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
 
◆ 2009年9月,监测中心通报,全国接连发生3起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致死病例。
 
 
 
不良反应事件多发,连连上黑榜
儿童用药领域是滥用重灾区
 
在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36%。
 
而双黄连注射液在儿童用药中,更是超剂量使用的重灾区。在儿童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中,2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用药现象。
 
从 2007~2015 年历年食药监局公布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注射剂品种名单》中,双黄连注射液都榜上有名。
 
2007 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部分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注射剂品种名单:
 
 
 
2015 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部分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注射剂品种名单:
 
 
在一次又一次的上榜后,双黄连注射剂终于被拉入儿童用药黑名单。
 
 
 
接连两款注射液“下马”
 
据统计,2010~2016年,中药注射剂连续占据中药不良反应 / 事件排行的首位,2012年中国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的所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均为中药注射剂。
 
2016和2017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分别占到84.9%和83.5%。
 
除了这次的双黄连注射液,2005年至今,还有7款中药注射液被禁用/慎用:
 
 
 
 
音符动态简约分割线
 
 
其实,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在多份药品说明书的修改中,都明示了儿童禁用。
 
1
参麦注射液
 
 
 
2018年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参麦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其中,【禁忌】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心脏严重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2
注射用赖氨匹林
 
 
 
2018年1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适应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儿童用药】等项进行修订。
 
【儿童用药】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参见【不良反应】”。
 
 
3
生脉注射液
 
 
 
2017年11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生脉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明确提到,【禁忌】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对儿童、年老体弱者、高血压患者、心肺严重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临床用药监护”。
 
 
4
含可待因药品
 
 
 
2017年1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儿童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等项进行修订。
 
【禁忌证】增加以下内容:“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项下,应注明“12岁以下儿童禁用本品。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5
感冒清制剂
 
 
 
2016年9月30日,国家食药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感冒清制剂说明书警示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特殊人群用药项进行修订。
 
【禁忌】明确提到:“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和早产儿、癫痫患者、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者禁用;高空作业者、车船驾驶者、危险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期间禁用”。
 
【儿童用药】提到:“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婴幼儿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这么多本来常用的儿童用药都不能用了。那么,孩子感冒发烧后,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药又该怎么吃呢?
 
我们来看看几位儿科医生的说法。
 
 
用药前应该请医生检查判断
 
早些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刘占利主任医师在门诊时,常会遇到要求开抗生素药物被拒后持不理解态度的家长。而随着健康科教的不断普及,这样的情况已极少,更多的是问“能不能不吃药”。事实上,对于普通感冒,还真不用急着用药。
 
“80%-90%的普通感冒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一般情况下一周左右时间可以自愈。可能孩子会伴有一些咳嗽、流涕情况,只要不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无既往过敏等病史,且孩子精神状况良好,家长就不必急着用药。”刘占利说,这种情况下,不管用的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最多只能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但对于病情本身不会有实质性进展,该是5-7天痊愈的就还是5-7天。
 
 
音符动态简约分割线
 
 
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药三大原则
 
1、应该在诊断正确的前提下,进行有选择地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先确诊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感染,一般能从血常规化验单上大致得出感染源;
 
2、在服药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剂量,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来计算;
 
3、选择合适的剂型;最后给药途径也要分轻重缓急。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