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消化内科医生提醒:年节暴饮暴食要不得

发表日期:2018-02-12     新闻来源:市一医院 编辑: 浏览量:1129
       逼近年关,人们工作变得更加忙碌,整天除了工作还有很多应酬,不少人免不了暴饮暴食。生活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暴饮暴食到底有哪些危害呢?市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春松将通过问答的方式为你解答。

       问题一:正常人的消化一般是怎么样过程?
       吴春松:人进食后,首先食物通过口腔的咬碎、咀嚼后咽入食管,再推入胃内,在胃中,食物与胃内容物彻底混合、储存,成批定量地经幽门输送达小肠。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而高脂溶性物质,如:酒精在胃中被少量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电解质等物质被完全消化吸收的场所则在小肠。小肠内壁表面存在环形皱折,在多种消化液的辅助下,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充分完全地吸收,最后形成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停留1-2天,吸收掉每天约1500-2000ml的剩余水分,经肠蠕动,将其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暴饮暴食就会完全打乱胃肠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节律。
       问题二:暴饮暴食后的后果有哪些?
       吴春松: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大鱼大肉、大量饮酒会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肝细胞加快代谢速度,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诱发胆囊炎、肝炎病人病情加重,也会使胰腺大量分泌,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诱发急性胰腺炎,重症者可致人非命。研究发现,暴饮暴食后2小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几率增加4倍。发生腹泻时,老年人因大量丢失体液,全身血循环量减少,血液浓缩粘稠,流动缓慢,而引发脑动脉闭塞,脑血流中断,脑梗塞形成。
       问题三:暴饮暴食后的常见有哪些疾病的?
       吴春松:一、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酒精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同时摄入,不仅胰酶分泌增加,同时又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这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释出游离脂肪酸而损害胰腺。
       二、暴饮暴食后剧烈干呕、呕吐和致腹内压骤然增加的其他情况,造成胃的贲门、食管远端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称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综合征)。典型的病史为先有干呕或呕吐,随后呕血。与食管自发性破裂相比,心窝部疼痛极不明显,大多数病人仅表现为无痛性出血。因为是动脉出血,所以出血量较大,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和死亡。
       问题四:长期暴饮暴食后,会不会带来肥胖问题?
       吴春松: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
       另外,胃癌与不良饮食习惯也有关系。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报告,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95.1万例,死亡72.3万例。其中,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那么,胃癌是怎么找上中国人的? 一、中国“共餐制”的就餐习惯,大大增加了患幽门螺杆菌的患病概率。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引起慢性活动胃炎,但除了少部分人会消化不良、溃疡、患恶性肿瘤,70%的患者都没有症状。除了炎症,它在其他与胃癌相关的病症中,也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二、喜吃高盐、烟熏、油炸、烧烤类食物,胃癌高发的中国、韩国、日本,在饮食习惯上都有相同的特点:中国人喜欢吃腊肉、香肠等熏制食品,韩国、日本喜欢吃泡菜、腌制海鲜、虾酱,这些食物的盐分含量都极高。
       过量摄入的食盐,直接损伤胃表面黏膜,引起胃粘膜细胞改变,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而且在发酵和消化过程中,高盐食品会产生强致癌物——亚硝酸胺。它们影响人体内的基因表达,破坏DNA信息,从而诱发癌症。经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类在油煎、烧烤、烟熏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亚硝基吡咯烷——一种更强大的致癌物。三、聚餐时多伴随抽烟喝酒,抽烟百害无一利已是共识。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除了会引起胃癌,还可能诱发肺癌、膀胱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虽然酒精本身不致癌,它在体内代谢成的乙醛却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属于一类致癌物。四、生活不规律,爱熬夜。熬夜可以引起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
       问题五:如何预防暴饮暴食导致的疾病?

       吴春松:首先,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建立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William Haenszel教授曾对移民夏威夷的日本人进行调查发现,由于移民后,之前高盐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他们的胃癌发病率也随之降低,逐渐趋于当地人。
      在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少吃烟熏、火烤、油炸的食物,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吃剩菜剩饭。
       其次,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保证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保持心情舒畅。
       第三,积极治疗胃部疾病。
     如有不适趁早就医,才能给自己留出可治疗的余地。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如不加重视使其不断反复,就极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最后,定期进行医学检查。
       胃癌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很高,但日本新发胃癌患者中有50%为早期,我国只有不到10%。 早期胃癌相对病情较轻,及时切除病变部位,几乎可以痊愈。但早期患者,大多是在做胃镜筛查的时候发现的。我国胃癌虽然很高发,但还没有形成胃癌筛查的意识。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人,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应该在每年的体检中增设胃镜检查这一项目。

       吴春松,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延边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曾多次在浙医一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等国内权威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非酒精性肝病以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在2007年被评为“临海市优秀医师”,多篇论文曾在省级及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