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运动是走路
2017年08月01日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走路。人类进化了300万年,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可以说是从爬行到行走的进化结果。在自然界里,人是唯一以两腿走路的动物,现代人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我国的养生学家也提出“百练不如一走”,多项研究也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减少心血管发病率。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有助于降糖。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博士李庆雯介绍,走路对于糖尿病也有益处,运动作为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需要依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
健骨。研究表明,如步行、跑步等承重运动比游泳这种非承重运动骨骼钙的沉积率高。建议除了多喝牛奶外,还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相对于一瓶瓶的补钙剂来讲,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
走路先要走对路
虽然多走路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但并不是走得越多就越好,还要走对路、会走路。
走对路,是指走路姿势要对。李庆雯说,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平均每天五六千步,运动时间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最好。
不同的走路方式对人体的益处是不一样的。我们日常用得最多的是快步走和倒着走。与一般的踱步不一样,快步走的特点是强度大,对步速、步频的要求大一些,这样可以增强对我们心肺功能的锻炼。而倒着走对膝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病人有效,因为正着走与倒着走的肌肉用力形式不同。现在越来越多久坐的人群含胸驼背,都适合进行倒着走锻炼。
现在流行的“走路”方式还有扭着走,在走路的过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扭动。这种方式可促进排便,有效缓解便秘,对于直肠癌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李庆雯补充说,对于腹部有“游泳圈”的人来说,扭动的时候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因为侧方肌肉用的比较多。还有一种方式是踮着脚走,完全用前脚掌走路。此方法对于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益处,因为可以锻炼小腿后侧肌肉,有利于畅通足三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