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

烧烫伤治疗

发表日期:2014-01-25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1457
轻度烧烫伤病情较轻,除注意防治感染外,着重处理好创面,可单用外治法;重度及大面积烧烫伤在处理创面的同时,必须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治疗。
1.内治
(1)火热伤津证
证候:发热,唇红而于,口干欲饮,便秘,尿赤;舌质红少津,舌苔黄或黄燥,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细而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方药:黄连解毒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
(2)阴伤阳脱证
证候:神疲倦卧,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呼吸气微,体温不升,面色苍白,语言含糊不清,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舌质红绛或紫暗,舌面光剥无苔或舌苔灰黑,脉微欲绝,或脉伏不起。
治法:扶阳救逆,固护阴液。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四逆汤加减。
(3)火毒内陷证
证候:壮热烦渴,躁动不安,口干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红绛而干,舌苔黄或黄燥,或焦干起刺,脉弦数等。若热毒攻心,可见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若热毒攻肝,可见痉挛抽搐,头摇目眩,或现黄疸;若热毒传脾,可见腹胀便秘,或便溏黏臭,不思饮食,或有呕血、便血;若热毒传肺,可见呼吸气粗,鼻翼煽动,咳嗽痰鸣,痰中带血;若热毒传肾,可见浮肿,尿少、尿闭,或血尿。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若热毒攻心,则加清心开窍之安官牛黄丸、紫雪丹;若热毒攻肝,则加平肝息风之羚羊角、钩藤、石决明;若热毒传脾而腹胀便秘加大黄、玄明粉、枳实、厚朴、大腹皮;便溏黏臭加葛根、白头翁、神曲、广木香;呕血、便血加三七、白及、侧柏炭、槐花炭、地榆炭;若热毒传肺,则加清肺化痰之贝母、鱼腥草、桑白皮、鲜芦根;若热毒传肾,尿少或尿闭加车前子、淡竹叶、白茅根、猪苓、泽泻;血尿加大蓟、小蓟、白茅根、生地黄等。
(4)气血两伤证
证候:低热或不发热,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夜卧不宁,自汗,盗汗,创面色淡、皮肉不生、愈合迟缓,舌淡红或胖嫩;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濡缓。
治法:调补气血,清解余热。
方药:八珍汤合银花甘草汤加黄芪。
(5)脾胃虚弱证
证候:病程日久,邪热已退,脾胃损伤,证见面色萎黄,纳呆食少,腹胀便溏,暖气呃逆,口干少津,或口舌生糜;舌质暗红而干;舌光如镜或白苔,脉细数或细弱等。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益胃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或加西洋参、石斛加强养阴之力;嗳气呃逆者加竹茹、半夏、柿蒂。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