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汤敏,急诊内科主治医生,长期从事医学临床与医学带教工作,对急危重病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农药中毒,急性脑血管意外等急危重病的诊治。
每年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去游泳降温,不过看似平静的水域,其实里面的风险还是很多的。每年都有无数人死于溺水,多以儿童和学生为主。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一倍。这样算下来,我们国家平均每天有300多人死于溺水,大多数人都因缺少游泳常识而导致溺水死亡。
如何预防溺水?
为了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危,人人都应学习、掌握有关自救、互救和急救的常识。即使会游泳,也应该在家长、大人或其他人的陪同下进行。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提高安全意识,减少溺水事故出现的机率。
何为溺水?
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常因失足落水或游泳时发生意外所致。由于呼吸道被水、淤泥、藻草等物堵塞(湿性溺死占90%),或因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性溺死占10%)而造成窒息和缺氧,甚至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淹溺的进程很快,若抢救不及时一般4-6分钟即可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那溺水时该如何急救呢?
1.迅速将患者从水中救出,清除口咽部、鼻腔内的污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迅速倒出呼吸道及胃内积水将患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施术者以手压其背部。抱住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
3.如果患者呼吸或心博已停止,应紧急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术。
4.经短期内抢救后心跳、呼吸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抢救,一方面持续进行抢救,一方面向医院呼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的具体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但仍有心跳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拨打120,然后对伤员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将其置于一平坦硬地,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两乳头连线中点,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5-6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100~12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