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深静脉导管
普通病房的患者输液时通常只需要在手或手臂等部位打针进行输液即可。但在ICU,常需要放置深静脉导管。简单地说,它是置入位于肌肉间隙内的大静脉的管路,有多种用途,最基本的作用是用于输液。一般选择以下静脉放置: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导管的管腔和我们普通的外周输液针比要粗很多,大概与我们常用的中华铅笔的芯一样粗细,所以它能提供更快的液体输注速度。一般可以放置半个月,在护理良好的情况下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疑问一:必要吗?
深静脉置管的管腔与普通的外周输液针尖要粗许多,所以能提供更快的输注液体速度。这对重症患者是至关重要的,如外伤性失血患者,需要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取数千毫升的液体),靠外周静脉是无法完成的,这时一根深静脉导管所建立的通路,就是患者救命的“高速铁路线”。同时,它还可以用来测量机体大血管内血液产生的压力,用以评估和指导治疗,连接特殊的压力传感器后还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另外,通过深静脉导管,可以输注肠外营养液、血管活性药物等,避免这些药物经外周静脉输注产生的静脉炎或药物外渗引起血管收缩导致的局部坏死等。
疑问二:痛苦吗?
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因为要进行局部麻醉药物的注射,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疼痛等不适。导管置入固定后患者完全无疼痛等不适感觉,而且不影响患者的活动等。
疑问三:安全吗?
导管是由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的,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很好。导管本身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重大的危害,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置换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但在医疗护理严密的监控评估下可以将并发症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