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提出的常见肿瘤的10大警告信号:
1、 乳腺、皮肤、舌及身体其他部位有可触及的、不消的肿块。
2、 疣(赘瘤)、黑痣明显变化(如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毛、渗液、溃烂、出血等)。
3、 持续性消化不良。
4、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疼痛。
5、 耳鸣、听力减退、鼻塞、抽吸后咳出的鼻咽分泌物中带血、头痛、颈部肿块。
6、 月经起不正常的大出血,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
7、 持续性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 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及黏液、或腹泻、便秘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
9、 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
10、 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
除了上述10条警号之外,对以下先兆症状也要引起高度警惕:
1、 单侧持续性加重的头痛、呕吐、视觉障碍,特别是原因不明的复视。
2、 原因不明的口腔出血、口咽部不适、异物感或口腔疼痛。
3、 无痛性持续加重的黄疸。
4、 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液体。
5、 男性乳腺增大。
6、 原因不明的疲乏、贫血和发热。
7、 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关节疼痛。
8、 排便或排尿习惯的改变。
癌症的三级预防
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不仅具有自然特性,而首先具有社会特性。因此,疾病不能单纯理解为自然生理现象,根据国内外癌症防治经验,总的来说,我国每年新发生肿瘤的患者约120万人,每年死于肿瘤的约90万人,其中约有1/3左右的发病,通过改善环境卫生、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即加强病因(1级预防)预防,是完全可以防止、避免的,另1/3左右的患者,通过“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即2级预防)以及适当的康复措施包括身心锻炼、自助护理等,也完全可以治愈;还有1/3作用的患者,通过积极、有计划、合理的综合治疗,包括种种康复性预防(临床、三级预防),有可能延长生存时间。要求全面、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治理,包括集体、家庭与个人重视大众抗癌,防治疾病,其潜力必佳。
据全国肿瘤防办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一致认为当前预防癌症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防癌应该从平日生活做起。
癌症的预防目前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致癌作用,降低发病率。如平时注意参加体育锻炼,改变自身的低落情绪,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癌从口入;不吃霉变腐败,烧焦的食物及熏、烤、腌、泡的食物,或不饮用贮存较长时间的水,不吸烟、不酗酒,科学搭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有营养的多种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级预防是利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来减少癌症病人的死亡。在平时生活中除加强体育锻炼还应注意身体的一些不适变化和定期检查。如拍照胸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做B型超声波扫描、甲胎蛋白测定,可揭示肝癌;做常规阴道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食道拉网检查、纤维食道镜、胃镜、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因此,一旦发现身体患症之后,一定到肿瘤专科医院去诊断和治疗,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配合,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三级预防是在治疗癌症时,设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目前肿瘤专科医院都具备了一套综合治疗的优势,针对不同的肿瘤疾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中医、免疫等治疗手段。相信只要注意学习,掌握常用而基本的肿瘤防治识,人人都可以尽早捕捉某些癌症的征象和表现,以便及时就诊,协助医生作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生活防癌
一、 常见癌症对策
[胃癌] 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和进食过饱,节制饮酒,防止暴饮暴食;少吃腌、熏、烤、油煎食品;经常食用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积极治疗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
[肺癌] 男性应力戒吸烟,主动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0—30倍,被动吸烟者可增加患肺癌危险性的30%—50%;女子应改善厨房油烟环境。此外,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及煤烟的处理净化力度。
[肝癌] 对35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性阳,患慢性肝炎,肝硬化5年以上,直系亲属三代中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此外,注射乙肝疫苗;输血时保证血液制品未被肝炎病毒感染,酒精也是引发肝癌的一大******,因此预防肝癌应戒酒。
[乳腺癌] 节制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维持标准体重,不饮酒,加上适度体育锻炼,可以使乳腺癌发生率降低33%~35%。此外,还应注意计划生育,初产年龄最好不超过30岁。做乳房自我检查的周期最好为一个月。
[大肠癌] 肠炎和肠息肉应及时治疗;少吃盐腌、薰烤、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增加粗粮比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减少脂肪和加工处理的各种肉制品摄入;不酗酒;适当体育锻炼。
[鼻咽癌] 80%以上的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含有EB病毒抗体,因此血液学检查可以做为鼻咽癌诊断的一种方法;华南一带及香港人习惯吃咸鱼,咸鱼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这与鼻咽癌的高发有关;鼻咽癌的高发区的大米、饮水中镍含量高,而鼻咽癌患者头发中镍的含量也较正常人高,因此医学界认为这一因素也不可忽视。约有10%的鼻咽癌患者有家族史。预防鼻咽癌应当从上面这些致病因素着手。
[食道癌] 不吃发霉变质食物;不吃过热、过烫食物,喝茶、喝粥以50摄氏度以下为好;防止水源污染、改善水质;不吸烟、不饮烈性酒;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
[宫颈癌] 每年接受刮片检查。由于宫颈癌形成之前几年,子宫颈会有变异的细胞出现,医生可以使用宫颈刮片检查,及早发现变异细胞及作出治疗。
吃什么能防癌
[绿色蔬菜] 包括菠菜、韭菜、甘蓝和深绿色的莴苣等。这些蔬菜富含β—胡萝卜素、叶酸和黄体素等抗氧化剂。科学家们指出:颜色越深的蔬菜,含抗氧化剂越多,抗癌力量越强。
[葱属类蔬菜] 这类蔬菜包括大葱、大蒜、洋葱。根据科研分析,这类蔬菜含有辣素、微量元素的硒和栎皮黄素,不但能杀灭大量病菌,更能有力杀灭细胞。硒能清除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自由基,对肝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柑橘属类水果] 包括橘子、葡萄、柚子、橙子、柠檬。这类水果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天然抗癌物质,对预防胰腺癌尤为有效。
[十字花科蔬菜] 包括卷心菜、菜花、甘蓝、萝卜等。这类蔬菜中含有一种强有力的抗癌物质——一种用硫磺成分刺激细胞内的临界酶,能形成对抗肿瘤的膜,还含有一种能抗肿瘤抗病毒的物质,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有预防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和子宫癌的作用。
[粗粮] 粗粮中都有一种名叫“肮酶”的抑制剂,研究发现,这种抑制剂有阻止皮肤癌扩散、抑制肝癌、结肠癌生长的作用。玉米中含胡萝卜素多,被人体消化后,能转变为具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A,对肺癌、胃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大豆中含有强抗氧化剂,绿原酸、异黄酮和微量元素钼,都能抑制癌基因的产生。
[绿茶] 绿茶中含特殊的酚类:多酚、五羟黄、培原酸、绿原酸等,对肝癌、肺癌、皮肤癌和消化道癌有预防作用。
恶性肿瘤复发前的征象
性肿瘤在经过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后,仍有部分会复发。因此,癌症患者正确掌握恶性中路复发的常见表现,有助于自我观察和早期发现病灶,以求得及时治疗。
一、 阻塞征象
体内官腔发生的肿瘤可导致官腔狭窄甚至堵塞,如食管肿瘤可发生吞咽困难,直肠癌可发生排便困难、腹痛、肺癌可堵塞小支气管引起气喘、呼吸困难,肝胆中路引起的堵塞可致皮肤、巩膜黄染。
二、 体重下降
肿瘤病人在治疗后体重会恢复正常,如果体重恢复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原因不明的下降,则要注意有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三、 淋巴结肿大
淋巴系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肿瘤患者在治疗后应经常检查身体各部位淋巴结的情况,特别是颈部、锁骨下窝、腹股沟通。
四、 压迫征象
如胸腔的纵横肿瘤可压迫上腔静脉,出现“颈静脉怒张”表现,瘤体压迫器官和喉返神经可出现气短、声音嘶哑。腹膜后肿瘤可压迫输尿管而出现少尿或无尿。
五、 出血
肿瘤组织本身发生坏死时可有局部小量的出血,倘若侵蚀周围血管,可造成严重的出血。如呕血、黑便、阴道出血、流鼻血、痰中带血等。
六、 疼痛
肿瘤复发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有骨转移、压迫神经、直接浸润神经组织、压迫体内的各种官腔和肿瘤引起的坏死和炎症。
七、 发热
很多肿瘤患者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热反应。肿瘤组织坏死,瘤体侵犯腹腔神经丛,肿瘤代谢产物入血液,肿瘤脑转移等情况均可引起发热。
目前肿瘤治疗存在的问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教授认为:
一个世纪以来医学界主要将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这三者都属于创伤性疗法,它们可以使中晚期肿瘤病人的肿瘤体积缩小或消失,但很容易复发、转移。
居高不下的转移复发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约有60%的癌症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转移灶或微转移灶,病情已属中晚期,所以,医学界已把防止转移、复发作为提高肿瘤远期疗效,提高术后生存期的关键!
肿瘤治疗的三个重要阶段
1、 临床治疗期—手术、放疗、化疗治疗过程。
2、 高危关键期—转移复发的
“高 危 期”:临床治疗后半年;
“高危关键期”:半年中的前三个月;
3、 康复稳定期—临床治疗后一年到五年。
在这三个阶段中,个有不同的治疗侧重点。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治疗是保证远期疗效的根本。
尤其要重视“高危关键期”
据统计,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放化疗后,半年内的复发转移率仍高达69%,一年内的转移复发的比例甾90%以上,死于出院后的占80%-90%。也就是说肿瘤半年内,尤其前三个月为肿瘤转移复发的“高危关键期”。
肿瘤为什么会转移复发?
一、 治疗缺陷:
1、 手术不彻底,肉眼看不见的癌细胞仍然存在。
2、 手术前、后已有一部分癌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中。
3、 手术的种植性。
4、 放化疗不能完全杀灭癌细胞(化疗只能杀死繁殖期癌细胞,对休眠期癌细胞和耐药性癌细胞无效)。
5、 化疗对癌细胞的杀伤,仅是对数杀伤,不能杀死全部肿瘤细胞,癌细胞永远不能为——0。
二、 体质因素:
1、机体内环境仍未得到彻底改善。癌基因在机体仍然存在。
2、机体DNA损伤修复酶系统、免疫系统在放化疗及肿瘤作用下受到损伤、抑制、破坏。
4、 免疫系统在没有恢复或低下、活性降低时,当癌基因启动时,肿瘤就会卷土重来,发生复发、转移,甚至患第二次癌。
如何防范转移复发?
一、 把握治疗间歇:
术后、放化疗间歇期、放化疗结束后是消灭残余癌细胞,防止转移、复发的最佳时机。
二、 认清季节特点:
如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机体伸展、勃发的最佳时机,也是遏制肿瘤生长扩散、防范肿瘤的转移复发最好季节。
三、 重视整体调节:
迅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杀灭残存的癌细胞是杜绝肿瘤转移复发的根本。
四、 多种治疗合用:
运用多种治疗手段特别是西医常规肿瘤治疗方法加中医药“零毒化疗”是降低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手段。
现代中医肿瘤治疗思想的变革
1、 在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中医药已经不仅仅是辅助地位;
2、 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中医药应该准确定位,扮演不同的角色;
3、 我们坚决反对不科学的仅凭主观臆断得出的“以毒攻毒”、“活血化淤”等陈旧做法;
4、 我们认为中医药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科学系统的中医肿瘤诊疗思想。
医学界将肿瘤的治疗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性治疗期,主要是手术、放化疗期。
在该阶段,中医药能有效填补术后及放化疗间歇期的治疗真空,要更加彻底清楚残存癌细胞。
临床证实,中医药在修复术后创伤、放化疗减毒增效、促进恢复等方面效果明显,还可以有效改善诸如癌热、胸腹水、疼痛、粘连等症状及其他功能障碍。
第二阶段,*******性治疗后的转移复发防范期。
这一时期,中医中药发挥了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整免疫、修复创伤,进一步抑杀肿瘤,达到有效防范转移复发的目的。
第三阶段,远期治疗期。
这一阶段,中医药调理是患者普遍采用的方法,它主要起着巩固治疗效果,进一步防止转移复发,促进彻底康复的作用,必要时可选择一种或多种中医疗法,通常有内服、外敷、薰洗、灌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