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防病治病 防病治病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世界帕金森病日——手抖抖,我是帕金森病吗?

发表日期:2024-04-11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45

2024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

与你同行,不再惧“帕”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

耳熟能详却又知之甚少的疾病吧

640 (20).jpg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根源是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和睡眠障碍等。帕金森病不仅会影响患者本身的日常活动,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负担。

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可总结概括为以下五类:

1.老,指年龄大,帕金森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2.压,指压力大,脑力劳动负担重者是帕金森病高发人群。在不到40岁的“年轻患者”中,性格急躁、压力大是很多人的共性;

3.伤,指脑外伤,包括突发意外或频繁受到轻微的撞击等;

4.毒,指经常使用、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用品的人;

5.传,指遗传因素。


手抖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从症状上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可归纳为“抖、慢、僵、倒”,其中手抖是“网红症状”,事实上手抖不等于帕金森病,手抖还可以见于甲亢、小脑病变、药物因素等其他疾病。

1.抖——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病的手抖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静止休息时出现,活动后消失,紧张加重,抖动呈搓丸样,每秒4-6次的节律。

2.慢——运动迟缓

这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必备症状。运动迟缓刚开始可能是一些精细动作,如系纽扣、解鞋带等动作变慢了,字变小了,语速变慢了,音调变低了,面部表情变僵硬了,而后逐渐发展为连走路、转身、翻身、起床这些大动作都变慢。

 3.僵——肌强直

指肌张力增高以后带来的整个躯体强硬,多表现在肢体、躯干乃至脸部。

4.倒——姿势平衡障碍

如走路容易跌倒。


非运动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但在帕金森病早期即有迹可循。如嗅觉减退、睡眠演绎(睡眠中经常做梦并伴有大喊大叫或拳打脚踢)、油脂分泌异常(油面脸)、便秘、小便频数难自控(男性患者往往误以为是前列腺增生)、腰痛(常常误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

此外,帕金森病因为各种运动功能障碍,长此以往很多患者可能合并焦虑抑郁。疾病后期还可能出现幻觉、认知障碍乃至痴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帕金森病?

可参照国际上的通用调查问卷——九问自查帕金森:

1.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 

2.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3.声音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4.走路容易跌倒吗? 

5.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

6.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 

7.胳膊或者腿颤抖吗?

8.自己系扣子困难吗? 

9.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

以上问题如果超过3个答案回答“是”。那您就要小心了,建议马上到神经内科做进一步检查。


帕金森病可以治愈吗?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这并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绝症,我们可以通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逐步攻克它,这“三驾马车”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石,若疗效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容易被忽视,但却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获益,应当贯穿始终、伴随一生。

由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不同患者对治疗的需求不同,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情阶段对治疗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需要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个体化治疗。为了尽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建议到神经内科的帕金森专病门诊就诊、随访。



浙大二院临海分院帕金森病专科介绍


目前我院神经内科与浙大二院紧密合作,浙大二院神经内科对帕金森的全程管理国内知名,学科带头人张宝荣主任是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会亚太地区理事,也是负责我院神经内科业务的技术指导,还有帕金森团队专家每月定期到我院坐诊、查房指导。

为方便帕金森病患者就诊,减少等待时间,我院设有帕金森专病门诊,专人负责,时间为每周二下午,诊室在门诊二楼209诊室,有需要的患者可挂号预约。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