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是
第25个“世界抗癌日”
癌症
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
什么是癌症
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能直接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即使手术切除,仍有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肿瘤早期的异常信号
注意癌肿十大信号:
1.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的肿块(尤其是有逐渐增大趋势的),如乳腺、颈部、腹部;
2.身体任何部位的溃疡(尤其是经久不愈者),如舌头、颊黏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发生的溃疡;
3.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未找出明确原因者;
7.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8.鼻塞、鼻衄、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
9.黑痣突然增大、破溃、出血等;
10.无痛性血尿。
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重视防癌体检是提高癌症早诊率的关键
不同年龄段的体检注意事项
1.30岁后:三道防线阻击乳腺癌
乳房是女人的标志,却也成为了其生命的最大杀手。从30岁开始,女性就要对自己的乳房倍加呵护。月经异常,过晚婚育,有家族遗传,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滥用雌激素,精神压力过大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这些女性最好从年轻时就开始乳腺癌的筛查。
2.40岁后:烟民千万盯着肺
肺癌占世界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首位,而中国的肺癌发生率是世界第一。4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工矿职工、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都是肺癌的高发人群。
肺癌早期没有特殊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嗜烟者,应列为肺癌重点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胸部X线照片或CT等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多变的圆形阴影、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的意义。
3.50岁后:检查派上大用场
50岁后,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病史的病人,最好做肠镜进行结肠病变的筛查;而那些不能作结肠镜检查的,如高龄、体质衰弱及有严重心肺疾病者,可以定期用CT检查结肠。
另外,我国前列腺癌病人确诊时一般都是晚期了,这极大影响了其生存率。其实,普查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抽血查一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或者由医生进行肛诊。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都应该在体检时增加这项检查。
4.40岁以上,还要注意筛查这三种癌
2022年我市共报告户籍恶性肿瘤6196例,其中报告男性病例3095例,报告女性病例3101例。作为临海市肿瘤防治办所在单位,市一医院在此温馨提醒以下人群注意早癌筛查:
①40岁以上、胃部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有慢性胃病史、长期吃腌制食品、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者注意筛查胃癌;
②有肝癌家庭史、五年以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硬化患者,长期嗜酒者注意筛查肝癌;
③40岁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吃烫食或腌制食品者注意筛查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