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防病治病 防病治病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肺结核

发表日期:2023-03-17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4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肺 结 核






image.png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常侵犯的部位为肺部,即老百姓俗称的“痨病”。肺结核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为常见症状,此外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它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历史上曾造成千百万人死亡,至今还威胁人类健康。

如何传播?

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传染的主要方式。其传染源主要为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因为他们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会导致结核菌感染。此外结核病人随地吐痰后,痰中的结核菌随二次扬尘飘在空气中,也会导致他人感染。

肺结核的传染性和排出的菌量密切相关,排出的结核菌越多,传染性越强,故与病人接触越密切,被感染的几率越大。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嘴,避免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2.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增加锻炼,提高免疫力;

3.青少年要定时进行体检,新生儿要按时接种卡介苗,使机体产生免疫、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肺结核病人安置在单独环境中,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用具等要和健康人分开。

当然,因为我们的肺脏是一个开放形器官,再怎么预防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但即使得了结核病,大家也不要感到惊慌,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诊治,大部分病人都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如果得了结核病,

怎样做有利于康复?

1.配合医生治疗,坚持早期、联合、全程、适量的使用抗结核药。部分病人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或症状减轻,自认为已痊愈,但在这个时候如果自行停药,可能会造成难治、耐药,甚至出现长期慢性排菌,而丧失痊愈机会。故治疗期间不要随意增减药物;

2.遵医嘱定期复诊,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并根据复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服药期间要安排好生活起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添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新鲜的鱼、肉、鸡蛋、牛奶、水果等,忌烟酒。不要从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疲劳;

4.保持心态平稳,过于低落的情绪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影响疾病的恢复。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忧郁、孤独的心理,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供稿:感染科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