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8个月前,65岁的王阿姨曾因肠破裂在外院行修补术。出院后原本就肥嘟嘟的肚子又开始放飞自我。怎么回事?难道是胖了?可体重没有明显上升啊! 王阿姨默默地摸了摸肚皮,又按了按,多出来的肉肉又消失了,太奇怪了。家人不放心,带其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你这是手术导致的腹壁切口疝,缺损面积约20*15cm,太大了,要找大专家才能治。” 9月24日,王阿姨慕名而来,并由施小宇主任主刀,曹春辉主治医师辅助,顺利完成手术。 10月31日,王阿姨第一次回院复查,对专家的精湛技术赞不绝口,“专家果然不一样,其他什么都好,就是我肚子小了,裤腰都缩小了一截,家里裤子都要重新买了。”王阿姨眉开眼笑地说道。 科普小课堂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11%,而感染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23%,特别是同时合并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70岁以上患者更高。切口疝不能自愈,目前手术仍是可治愈腹壁切口疝唯一的方法。 患者早期除特征性肿块表现外多无明显不适。肿块在站立以及增加腹压时出现、变大,而在发生早期多可用手按压后消失或平卧自行消失、变小。随着病程延长,肿块会随缺损的扩大而逐步变大,患者也会出现腹胀、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此类症状在平卧后会有所改善。部分患者因疝内容物与疝囊、疝环形成粘连,使肿块不再消失并持续存在,还可能会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的症状。个别患者会因腹压急剧升高等情况而出现嵌顿,若未能及时处理则会发生肠绞窄、肠坏死,甚至导致死亡。 专家简介 本院专家 王友清 普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1996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从事普外科工作二十余年,在肝胆胰、血管、腹壁疝、胃肠、甲状腺乳腺及创伤医学外科等方面诊治经验丰富,擅长腹腔镜微创技术,曾于2002年至2003年间赴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毛魁 普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微循环压力学组委员浙江省物理治疗青年委员、台州市快速康复外科委员。曾于浙医二院普外科,浙江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血管、疝、肿瘤射频的诊治。特别是大隐静脉的微创、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介入治疗、颈动脉、腹股沟疝、食管裂孔疝腔镜手术、肝癌射频治疗。 在2015年强生海峡两岸疝手术录像大赛福建,浙南赛区及中南赛区获奖。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近10余项。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