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人们工作变得更加忙碌,整天除了工作还有很多应酬,许多人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每次餐桌上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推杯换盏谈笑间已酒足饭饱,殊不知胰腺已超负荷,它正在悄然抗议,以胰腺炎发作方式来败了大家的兴。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较前明显上升,更是春节期间的高发疾病。
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胰腺是隐居在腹膜后的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它藏在胃的后面,但胰腺分泌的胰液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液沿胰腺管道进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而不对人体自身器官组织造成损害。不管什么原因导致了胰液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胰酶激活,便会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从而引起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常表现为上腹痛,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并有腹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休克。多数患者病情轻,预后好;少数患者可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率高。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胰腺炎病因众多,不同病因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及疾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在我国,胆石症仍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过度饮酒。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更常发生于年轻男性患者,老年患者以胆源性居多。其他较少见原因包括药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钙血症、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和创伤等。马上就要过年了,许多人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暴饮暴食,更加需要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在暴饮暴食、进食过多高脂高蛋白食物之后,就会刺激胰液过量分泌,食物进到十二指肠之后,又会刺激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引起括约肌痉挛,这就是引起胰腺炎的原因。另外,喝酒也容易刺激括约肌痉挛。尽管这样,也不要侥幸地认为要暴饮暴食多餐后才有可能引发胰腺炎。饮食引发胰腺炎跟饮食的次数没有关系,可能就一次,也可能是很多次后才发生。这主要看当时胰腺和胆道系统的情况,要看有没有潜在的疾病,例如胆囊结石、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等。每一顿饭都要注意,可能有一顿不注意,就会引发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症状,如何去判断?
有些人饱餐或暴饮暴食之后往往容易出现急性腹痛,这是急性胰腺炎的一个症状。很多疾病都会引发急性腹痛,但急性胰腺炎引起的“痛”除了会比较急之外,相比来说还会剧烈一点。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休克表现,严重脱水者和老年患者可出现精神状态改变。临床体征轻者仅表现为腹部轻压痛,重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急性胰腺炎可并发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以呼吸功能、肾功能损害常见。血化验结果可以看到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腹部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供客观的胰腺肿大图像,观察其周围渗出和本身坏死情况,以及所形成脓肿或囊肿的大小。定期复查CT可判断胰腺炎的恢复情况。
由于有的胰腺炎表现不典型甚至类似于胃痛,许多患者在家擅自服用药物,甚至通过吃点止疼药来缓解疼痛。殊不知这些做法会掩盖一些症状,有可能影响医生的诊断,从而引起胰腺炎的加重恶化。若进食后出现腹痛,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都是如何治疗的?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我们采用禁食、抗炎、抑制胰腺分泌等保守治疗,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则须采取“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如患者是由于胆道疾患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常称胆源性胰腺炎,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如患者不存在胆道疾患,主张先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腺分泌、静脉营养等。
如果患者在疾病后期出现胰周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则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如何进食呢?
一般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后,医生通常会告知患者禁饮食,这是由于进食后会引起胰腺中各种酶的分泌,造成对胰腺的进一步损伤。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何时可以开放饮食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主要依据患者自身的恢复情况,一般来说,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腹部疼痛消失、发热消退、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则可进食,但恢复饮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逐渐过渡,还要根据患者进食后的反应随时调整,最终恢复到常规饮食。
急性胰腺炎的病人恢复饮食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症状缓解、医生充分评估病情后可部分开放饮食,最初可先进食少量温开水,如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逐渐过渡到少量流质无脂饮食,如果汁、米汤、藕粉、面汤、蜜水、番茄汁、西瓜汁、绿豆汤等;随后逐渐增加低脂低蛋白饮食,如白粥、面条、土豆泥等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