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什么?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2020年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护士与糖尿病”。 旨在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切实降低糖尿病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3.47亿,每年的死亡人数高达400万。而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有1.4亿多,排在世界第一。确定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通过世界糖尿病日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改善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提高自身和家人的预防意识,控制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什么是糖尿病呢?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空腹<6.1mmol/L,餐后2小时<7.8mmol/L。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值时,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即尿糖阳性。 糖尿病的症状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伴有体重减轻,当然也有不典型的如:皮肤瘙痒、容易疲倦、视物模糊等等。也有很多人就是体检发现的,一点症状都没有。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有血缘关系,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高脂高糖的饮食,缺乏运动,也包括紧张、压力、抑郁等心理因素,同时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的话,也属于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糖尿病的治疗,我们常说“五驾马车”的治疗缺一不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药物治疗。 饮食和运动对糖尿病的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制定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石。 1.五谷杂粮,如小麦面、荞麦面、紫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以低糖,低淀粉的食物或者粗粮以及蔬菜等做主食。 2.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糖尿病患者忌1.不宜吃各种糖、碳水饮料、果汁、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甜的食物,也不宜吃无糖饼干、无糖食物之类的,因为这类食物基本都含大量淀粉,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2.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内脏、蛋黄、肥肉、猪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3.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 运动治疗方面,运动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比如说伴有急性感染的、严重视网膜病变、严重肾功能衰竭、下肢坏疽或破溃感染、血压高、血糖控制差以及心肺功能差的这类糖尿病患者。故需要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运动前咨询医生,以确保运动的安全和有效。 • • 运动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 选择有一定耐力持续缓慢消耗能量的有氧运动; • • 一种有节奏的、连续性的运动 • 消耗葡萄糖,运动脂肪,增强心肺活动 • 如:步行、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车、跳舞、打太极拳等。 • 运动项目重点推荐——步行 • 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方式 • 运动的时机:建议从您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 • 忌空腹运动 • 每次运动时间相对固定 • 如每次都在晚餐后运动,或是在早餐后运动 • 运动口诀“1、3、5、7” • 1:饭后1小时左右 • 3:活动30分钟 • 5:每周至少活动5次 • 7:每次运动中脉搏不超过(170-年龄)饮食控制推荐: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还包括降压、降脂、控制体重及改善生活方式等等。糖尿病症状不明显,也要控糖治疗,因为高血糖使全身血管泡在糖水中,就像腌肉一样,糖把血管壁细胞的水分吸出来,血管僵硬,变脆。高血糖使脂肪分解加速,血管以每年3%~4%速度阻塞,带来无穷的危害。所以,长期高血糖的危害,有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心梗、心绞痛,肾脏病变有肾功能不全、肾衰竭,还包括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等。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是可以控制的疾病,控制好了就是和正常人一样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中国最长寿的糖尿病患者活到103岁,糖尿病友们对这个疾病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