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是一名纸箱包装厂的女工,近三个月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以上,两天前突感双手大拇指均感麻木、无力,至医院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双侧腕管综合征;王阿姨患糖尿病10余年,最近感双下肢麻木、疼痛感,去医院看内分泌科,医生建议她肌电图检查明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很多朋友听说过心电图、脑电图,但对肌电图比较陌生,那么什么是肌电图?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做肌电图?哪些专科会经常用到肌电图?肌电图检查痛苦吗?肌电图检查前后应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概述 肌电图是检查周围神经功能的主要手段,包括神经传导和针刺电极肌电图,是对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两项基本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二、哪些情况需要做肌电图检查 1.不明原因的肌肉萎缩、肢体乏力;
2.手指麻木,特别是某几根手指麻木明显,晚上比白天更明显;
3.颈腰椎病伴肢体麻木无力;
4.一觉醒来手抬不起来;
5.骨折、外伤后肢体麻木无力;
6.照镜子发现嘴巴歪了;
7.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
三、肌电图在各个科室的应用 脊髓和周围神经病 肌电图检查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1.脊髓疾病:脊髓前角病变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灰质炎、脊髓空洞症等;
2.周围神经病:臂丛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桡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淀粉样变性等);
3.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
4.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5.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
6.中毒性神经病;
7.癌性神经病;
8.单神经和卡压性神经病: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旋前圆肌综合征、桡神经损伤、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
9.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10.遗传性多发性神经病;
11.肥大性多发性神经病。
肌病
原发于骨骼肌细胞的肌病,常见的遗传性肌病:先天性肌病炎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
重复电刺激用于诊断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肌电图在强直性疾病中的应用: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感觉诱发电位(多发性硬化)、运动诱发电位(运动神经病)、事件相关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视神经脊髓炎)。
1.危重、意识不清、不能配合的患者,原则上不行肌电图检查。
2.有严重心力失常、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应进行肌电图检查。
3.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低于20*10~9、凝血功能异常等病人,采用针电极检查时,出血的风险增加,应避免行同心针检查。
4.体内植入了心律转复设备或除颤器时,应咨询心脏专科医生。
5.对于HIV和乙型病毒感染患者及其他传染病检查应提前通知医生
6.怀疑肌病的病人,肌酶检查应在肌电图检查前或同心针肌电图检查后48小时后,需要肌肉活检的,应避开肌电图检查部位。
7.检测前建议洗澡,穿宽松的衣服,检测完后科进行正常日常活动,检测完后一般当天科取报告。
8.整个过程可能会有麻木酸胀或些许疼痛的感觉,但一般都可以耐受,一次检查大约需0.5-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