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疾病,我国人群的甲肝流行率达到80%左右;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约3.5亿,我国就占了1亿左右,而我国丙肝病毒阳性者所占的比例也达到了1~3%。一旦感染了甲肝、乙肝或丙肝并演变成为慢性肝炎患者时,肝脏会反复处于发炎状态,进而导致肝硬化,最后甚至发展为肝癌,这就是经典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什么是肝炎?会传染吗?有什么危害?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只有病毒性肝炎才有传染性。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病毒性肝炎。
肝炎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可逐渐形成肝硬化,继而可能发展为肝癌而危及生命。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什么是乙型肝炎?
病毒引起的肝炎称之为病毒性肝炎,按引起肝炎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庚型肝炎,最近又发现了一种被称为TTV的肝炎病毒,但目前仍有10—15%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仍不能确定其肝炎是由何种病毒所引起的,所以这些患者最终也不会知道他们所患的是那一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是我国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我国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其中2000至3000万是有肝炎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这些病人经合理的治疗大部分可以使病情保持稳定,小部分病人最终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两对半是什么意思?
乙肝两对半就是通常的乙肝5项,临床上称为乙肝三系,包括一对表面抗原抗体、1对e抗原抗体和1个核心抗原。乙肝三系是很重要的检查,常见的应用是判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乙肝三系定量检查结合乙肝病毒载量能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小三阳”、“大三阳”就是依据乙肝三系做出的一个通俗的讲法。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传播的?
(1)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的途径传播,即通过被肝炎病毒污染的饮食传染如水源、蔬菜、食品等。
(2)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庚型肝炎和TTV病毒的感染则是通过消化道以外的途径传播。(母婴、血制品、生活中密切接触、性接触等)。
得了肝炎有什么表现?
肝炎的表现包括症状、体征、肝功化验异常和肝炎病毒标志阳性四个方面。大部分乙肝、丙肝感染初期没有症状,需要进行主动监测才能发现。肝炎的常见症状为:不明原因的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进食量明显减少、厌油腻饮食、尿黄如浓茶色,严重者会出现不能进食、恶心、呕吐,部分病人有肝区痛,会被误诊为胃病,患急性肝炎时,病初会有发热,易被误诊为感冒。
如果患有肝炎,怎么治疗?
因为有肝脏的炎症,所以叫肝炎,而肝炎导致的后果就是肝功能损害、转氨酶的异常,所以就要进行护肝、降酶、退黄等治疗,而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针对乙肝和丙肝),在上述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抗病毒治疗。在肝功能恢复后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基因核酸、B超等。
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合理作息,避免过劳;要保持健康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病原携带者没有任何症状,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正常的生活,不必为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据观察大多数乙肝病原携带者随着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会获得痊愈,所以保持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如何预防肝炎?
(1)隔离病人;对接触者进行观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不得献血,避免从事饮食业、饮用水卫生管理及幼托工作。
(2)接种疫苗:甲肝、乙肝疫苗。
(3)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卫生管理,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肝炎。
专家简介
朱侠
感染科主治医师
台州市微生物与免疫分会委员,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医学院,从事感染科专业近20年,擅长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肝病、寄生虫病、肠道疾病、肺结核等传染病诊治,曾在浙一医院感染科及呼吸科进修,参加各种相关研修班,曾在多个省级杂志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