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最新数据表明,消化系统癌瘤中,大肠癌居第一位,发病年龄也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及台湾,大肠癌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的趋势。我市2018年大肠癌发病人数393例,占全部恶性肿瘤4.62%,位居恶性肿瘤第六位。数据来源临海疾控中心,应有漏报。大肠癌虽是高发癌,但也是可有效早期筛查、预防和早诊早治的癌症。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是浙江省2019年十大民生实事。2020年财政出资,临海三家医共体承担1700人次高危人群的大肠癌筛查。
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1.得过癌前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
2.直系亲属得过结直肠癌或癌前息肉(腺瘤);
3.各种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4.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5.长期饮酒、烧烤、腌渍、熏制食品,过多摄入红肉类、高脂肪类;
6.长期坐位工作而又缺乏运动者。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1. 腹胀、腹痛
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甚或表现为无规律的绞痛。
2. 便血
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大约只有约36%的患者肉眼能看到出血。待肿瘤体积增大, 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此时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3.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当大肠肿瘤相对较大且有糜烂、溃疡或感染时,才可能发生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4. 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肿瘤阻塞,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随着肿瘤扩散浸润加重,肿瘤表面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5. 腹部肿块
腹部出现肿块可能是肿瘤本身,或者是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黏结的肿块。肿瘤本身的肿块的形态会比较规则,轮廓较为清楚。如果是结合的肿块,它的形态不甚规则。肿块一般质地较硬,有的可随肠管的活动而活动。
大肠癌的预防
结直肠癌说到底是吃出来的癌症,“三高一低”和缺乏运动是主要诱因。所谓三高,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一低就是食物中膳食纤维过低。
1 .饮食要定时适量
肠癌的发生和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有着极大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意晚餐不宜吃得过晚和过饱。因为晚餐吃得过晚和过饱,容易造成消化不完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在肠道累积,大大增加了患肠癌的风险。
2 .补充维生素E
缺乏维生素E有可能诱发结肠癌。维生素E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对人体各方面都有着益处。预防肠癌,可多吃核桃、海产品、奶制品等等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3 .积极运动和减肥
肥胖和缺乏运动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而二者又是互为因果的。所以,运动至关重要,尤其是白领一族。
长期坐位工作而缺乏运动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4. 多吃富含维生素D与钙的食物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饮食中掇入150国际单位以上维生素D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只是摄入少量维生素D者的一半,而每天摄入钙大约在1200毫克以上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只相当于每天摄入少于625毫克钙的四分之一。所以钙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危险呈负相关,而维生素 D有潜在的抗癌作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虾皮、豆类、绿色蔬菜、芝麻酱、海带、发菜等。
5.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
叶酸也就是维生素B9,研究发现,增加日常饮食中的叶酸摄入量,提高血清叶酸水平能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
建议成人每天补充叶酸400微克左右。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等。
6.多食富含硒的食物
硒是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每天补充硒200微克,可以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58%。富含硒的食物有海产品、动物肝肾、肉类以及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谷物、坚果等。
7.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
专家通过分析饮食结构后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结肠肿瘤的发生率呈负相关,每天摄人35克以上的纤维素,可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40%。
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全谷物、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以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8.少吃高脂食物
研究表明,高脂摄入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是低脂者的3.26倍。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机会。
9.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家族中的蔬菜都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 还含有被称为硫配糖体的天然化学物质。一项研究表明,每周吃三次十字花科蔬菜能将患结肠癌的风险性降低60%。
11.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的个人或家族史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
大肠癌的筛查
1.粪便潜血检查:都是基于粪便中血液的检查。病人无需清理肠道或者麻醉,按程序留取粪便送去检查即可,能检测到30-50%的大肠癌和10-30%的癌前腺瘤。每年检查一次,如果检查结果阳性,需要做肠镜,
2.测量血液中甲基化 SEPT9 DNA的检查也可以用于筛查大肠癌,但是由于目前相关数据太少,不作为推荐选项。
3.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依然是目前大肠癌筛查的最佳方法。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肠壁、肠腔的改变,并且可以确定肿瘤所在的位置、形状以及浸润的范围,同时可以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目前临床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医生建议:超过45岁的人,都应该进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