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充满艰辛但依然斗志昂扬的一年。
这一年,医务工作者不畏危险、迎疫而战,勇敢逆行彰显医者仁心也收获支持与感动,在疫情防控的道路上始终坚守。
这一年,全院职工团结一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方位保障了临海百姓的身体健康。
这一年,我们用精湛医术同病魔抗争,也用爱和温暖抚慰患者,治愈无数患者,抢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
这一年,临医人乘风破浪,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呈现出医院稳步、科学、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回顾2020年医院发展的“关键词”
一起见证临医
不负韶华,奋勇向前!
党建引领 助推医院稳步发展
市卫健局党委委员、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院长罗子华在全院职工代表大会上讲话
风清气正 全力打造清廉医院
院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清廉医院”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先后出台《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员工奖惩制度(试行)》《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职业道德积分管理办法(修订)》《关于规范医药、器械等经销人员在我院营销活动的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并制定了廉政“小微权力清单”,紧扣院内关键领域、重点环节,规范运行流程,使监督机制更加完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网格监察员合影
以严排查、严考核、严问责,树典型为核心,对医院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定期廉政工作提醒谈话,并签署廉洁承诺书。定期开展自查自纠、通报药占比,做到主动、充分公开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把好选人用人“入口关”,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的原则,对新干部任职前党纪法规和德廉知识进行廉政考试和廉政谈话,以达到“以考促廉”。
2020年,我院党委、纪委共进行廉政约谈约500余人次;医务人员拒收“红包”合计人民币69280元;收到锦旗和感谢信50件;拾金不昧82件。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自疫情发生后,我院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院领导靠前指挥,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承担指令性防控任务。疫情期间共承担了全市15个乡镇的防控工作。设置临时隔离救治点,收治可疑病人73人,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新冠肺炎可疑病例流调100多例,参与市级专家组可疑病例讨论。在灵湖体育馆、院区设立非发热人群核酸检测点,为返乡人员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战士逆行,仁者无敌。2月9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吴飞义无反顾地参加台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增援武汉,先后“出征”黄陂方舱医院、江夏日海方舱医院等地。3月8日,在李兰娟院士的带领下在武汉火线入党。5月1日被评为台州市劳动模范。
科教兴院 人才强院
医院扎实推进“科教兴院”的步伐,建立了医院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学科考核制度,将学科建设纳入医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全院形成重点学科建设梯次推进、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医院围绕重点专科发展规划,为患者提供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五化”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积极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五大中心”建设。 为推动肺癌的早诊早治、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助力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建设,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手上海肺科医院陈昶教授团队,打造面向浙东南的肺癌诊疗中心、陈昶教授工作站、陈昶教授名医工作室。
经过近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批学科带头人在全市形成影响力,一批优势学科正在开始崛起。
医院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今年共签约了优秀、紧缺卫技人才10余名,其中硕士5名。柔性引进了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陈昶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林进教授,两位专家分别获得台州市“500精英计划”创新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
同时,积极组织科室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今年立项课题14项,中医药管理局1项、浙江省医学会1项、台州市课题立项5项,临海市科技局7项;开展1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一类省级线上继续教育项目,6项台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全院上报新技术新项目41项。
创新举措 优化服务
探索科学管理模式,推行6S精益管理。在部分试点科室推行6S管理,以整理、整顿、清洁为基础,形成工作规范,培养医务人员规范操作的习惯。目前,我院6S管理已初见成效。
今年,医院成立老年健康管理科,为全市老干部提供日常医疗保障服务。医院与市老干部局合作,在临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设立健康驿站,为老同志提供健康教育讲座、免费诊疗、一站式预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等。其中驿站服务900余人次,健康讲座13期,上门服务10余人,电话回访600余人次,出车50余次,7月份送清凉活动走访离退休干部120余人,10月份重阳节走访离退休干部120余人。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深化“最多跑一次”工作
今年以来,我院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服务改革,继续加快医院信息化进程。
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约400万元新建计算机模块化机房,投资700万元采购双活一体化系统、超融合系统、分布式影像存储和下一代防火墙、堡垒机、数据库审计等安全设备。在软件建设方面,我院2020年第八次党委会和医院第五届职代会第三次会议已讨论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改造项目,拟投资4000万元进行智慧医院建设和医共体信息化改造。
开展“互联网+”的各项服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的线上形式,实时为群众解决健康问题,共完成“互联网+护理”网上问诊253例,“互联网+居家护理”187例。
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减少疫情感染风险,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钉钉与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昶名医工作室视频连线,进行远程诊疗。2020年共为280名患者提供了远程医疗服务,从根本上减少了患者去外地求医的频率,减轻患者负担,缓解群众看名医难问题。
陈昶教授定期远程会诊
同时,今年完成了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护理软件、医院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完成了门诊楼WiFi的改造。推进“两卡融合”“电子凭证”工作。改善医院就诊服务环境,实现了停车场无感支付、床边点餐等便民服务措施。
公益担当 彰显初心
这一年,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巡回医疗队依旧奔走在山里乡间。除了每周两次定期下乡,巡回医疗队利用节假日、集市日等人流集中的时间节点,进村入户送健康,为边远山村的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者、贫困家庭上门服务,提供免费医疗援助。巡回健康宣讲团,以学校、养老院等为重点服务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讲座活动,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保健水平。疫情期间,巡回医疗队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核酸检测,配合疫情防控为企业和社区提供上门服务。
今年,医院除了承担各项指令性任务和疫情防控工作外,还圆满完成了全市高校体检、征兵体检工作,执行医疗保障任务20余次,共派出医务人员100余人次,下派27位医生定期到基层卫生院坐诊。联合医共体各分院有序开展临海市民生服务项目大肠癌筛查、视力筛查等各项指令性任务。
全院动员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我院积极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医院全员动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项工作,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细化、分解标准。加强控烟力度,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和志愿者服务,方便患者就诊;医院在门诊设立先锋驿站,每天都有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导医、咨询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为提升医院的人文关怀,医院搭建“爱心茶亭”为市民免费供应凉茶。门诊部获得2020年度台州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全年累计开展各项志愿服务达6000余次,365天都可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为临海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了临医力量。
资源优化 拓展空间
医院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年初虽受疫情影响,但我院克服困难,工程如期推进。各班组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工期倒排施工节点,加班加点,目前已基本完成扩建工程(病房综合楼)项目,部分科室已搬迁。医院将门诊五楼改造成上级医院专家区,给来院坐诊的上级医院专家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爱职工 凝心聚力
医院文化是提升医院凝聚力的载体,是医院的灵魂。年初我院完成了医院宣传片《前进中的市一》《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医“心”相守》和院歌《大爱临医》的制作和宣传,通过在各个场合的播放增强了职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了职工的凝聚力。
“3.8”妇女节、“5.12”护士节医院围绕“变革、引领、健康”为主题,开展了护理优质项目评选、新护士执业授予、抗疫事迹宣传、健康教育情景剧、护士风采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即丰富了女职工的业余生活,促进职工身心健康,也提高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增强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
为了进一步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医院职工书屋重新整修、扩建,获得“浙江省级职工书屋”称号。医院举办了医共体通讯员手机摄影技巧培训班,提升医共体通讯员宣传报道水平。加强和各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影响力,上线“健康临医”直播平台、视频号。
新
年
快
乐
精诚至善 感动常在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院职工携手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医院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历史新常态。
医院荣获
台州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
台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第一批临海市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临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集体嘉奖
复评达标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
感染科荣获
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医院职工书屋荣获
省级职工书屋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队荣获
2020年度临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集体-优秀志愿服务队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荣获
2020年台州市级青年文明号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也是医院蓄势谋篇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
新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秉承“团结 发展 敬业 仁爱”的院训,围绕“三大工程、两个调整”和三乙医院创建的战略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方针政策,推动医院健康发展,以“健康临海”建设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医院发展为第一要务,重点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履行公益职能、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学科建设、加快新址院区建设工程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整体效能,全面实现医院“高速、高质量”发展。
2020
一路有你,筑梦前行!
2021
我们勇争潮头,努力攀登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