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的膳食消费悄然形成了一种常规,那就是饭后吃水果。无论是宴会上的上菜顺序还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均是如此。这一习惯对中国人的健康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前影响群众健康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摄入热量过多,饭后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饱或吃得过饱的基础上再添加食物,因此这部分的热量几乎全部被储存,从而加重了超重和肥胖问题。从水果本身的成分和身体消化吸收的特性分析,建议成年人最好在每顿饭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吃水果(柿子等不宜饭前吃的水果除外)。
饭前吃水果有很多好处。首先,水果中的许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如维生素C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可溶性植物纤维——果胶,空腹时的吸收率远高于吃饱后的吸收率,因此饭前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吸收;其次,饭前吃水果有利于健康饮食“八分饱”的把握。水果是低热量食物,其平均热量仅为同等重量面食的四分之一,同等肉类食物的十分之一,先进食低热量的食物,就比较容易把握总的摄入量;第三,许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败,像苹果和梨,切削后很快变色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其最主要的是,先吃水果可缩短其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