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 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你了解结核病吗?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肺结核? 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解答来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历史上曾造成千百万人死亡,近年来在传染性疾病中发病率位居前三,患者死亡率仅次于艾滋病。 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老百姓俗称“痨病”,主要症状是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胸痛、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痰中带血等。 肺结核主要传染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传播,特殊情况下偶可经消化道及皮肤感染,但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结核病传染源主要是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因为他们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吐痰时,会将含有结核菌的微滴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群在吸入后可能会导致结核菌感染。 肺结核的传染性和排出的菌量密切相关,排出的结核菌越多,传染性强。与病人接触越密切,被感染的几率越大。 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前,如经过正确治疗它的传染性会很大程度降低。所以及时治疗肺结核病,可以大幅减少传染的机会。 婴幼儿群体、青春期群体、老年群体、营养不良群体、尘肺患者、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肾脏病患者、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等。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此外还有午后低烧、食欲减退、盗汗、胸痛、疲乏等全身症状。 出现如上可疑症状,应立即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