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寒露至,秋意浓~

发表日期:2023-10-08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65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正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养生有多重要呢,大家一起来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传统二十四节气




寒露养生

图片

01

养生关键点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讲,该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易伤肺伤胃。此时,人体的汗液蒸发较快,常会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等症状。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02

穿衣助手

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此时昼夜温差较大,大家要注意保暖,增加衣物,预防感冒。



03

起居作息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之后,起居方面也需作相应调整。要早睡早起,适时锻炼,以增强体质。注意适时开窗通风,避免烟尘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4

精神调养

图片

气候渐冷,风起叶落,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此时易在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等忧郁心情。因此,需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可以缓解郁闷心情的简单动作。


1.准备动作

两手握拳,握拳时无名指和中指中间抠的穴位就是“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小指和无名指抠的是“少府穴”,属手少阴心经。紧握双拳时,会刺激这两个穴位,能安神、降心火,让人心平气和。

2.捶胸

握拳轻捶,可以宽胸理气、活血通络、舒畅心胸。

3.顿足

脚踩鹅卵石,刺激脚底的“涌泉穴”,可配合按脚背的“太冲穴”,疏肝气的同时,还让肝气不上冲,保持平和心境。


用好这些方法,再也不唉声叹气啦~


05

饮食调养

图片

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蜂蜜、银耳、萝卜、番茄、莲藕、乳制品等益胃生津的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刺激、香燥、熏烤之品,如辣椒、生姜、蒜类。此外还应重视涂护肤产品,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寒露节气吃枸杞


枸杞性味甘平,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等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咳嗽、视力减退等症状,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服用,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寒露节气吃红薯


红薯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的功效。它能促进消化道功能的健康和保持规律性,从而预防便秘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红薯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这种强效的营养元素组合能提升免疫功能,防癌抗癌。红薯中所含有的抗氧化剂还能促进眼睛健康,防止退行性损伤。


寒露节气吃虾

补肾、壮阳、通乳。

虾营养极为丰富,所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不失为老年人食用的营养佳品,对健康极有裨益。虾皮还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老年人常食虾皮,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寒露节气吃鲤鱼

鲤鱼性平,味甘。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止咳、安胎、消除黄疸、镇惊等作用,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对肝硬化腹水、心脏性水肿、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脚气水肿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寒露节气吃榛子

榛子营养丰富,具有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健行的功效果仁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它还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


06

艾灸养生

阳气不足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一年四季空调吹不停、无节制地暴饮暴食、常喝冷饮、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多虑多思、工作压力大······无一不在消耗大量的阳气!再加上秋天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早晚温差大;此时皮肤腠理开合,易受寒凉,若人体阳气不足,易受天气刺激出现各种不适。此时我们可通过艾灸培元固本、温养驱寒,从而调气回阳。


这里给大家推荐3个适合在秋季进行艾灸养生的穴位:

1.关元穴

脐下3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艾灸此穴,具有调和气血、培元固本、增强肾中精气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2.命门穴

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艾灸此穴,具有强健腰膝、温肾益阳、固摄肾气、调节机体活力的功效。

3.太白穴

位于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一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艾灸此穴,可以清热祛湿、健运脾胃,保健防病。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