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冬病夏治“三伏贴”

发表日期:2023-06-19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57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但实际上,很多人对夏天的感觉更明显:时常又热又累,昏昏欲睡。一些底子差的人,更是整个人懒洋洋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感觉身体被一种难以抵挡的累、困、乏笼罩着。


【你是否中了"三分虚"的症状?】

1.平时容易累,不愿动;

2.容易气短,心慌;

3.时常头晕或蹲下站起来的时候头晕;

4.容易感冒,怕吹冷风;

5.懒得说话,无意社交;

6.说话声音没力,干活没精神;

7.稍微走两步就出一头虚汗;

如果中了三条以上,那么就是身体虚。


【夏天更容易"无病三分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有类似的体虚症状?】

首先,经过新冠袭击后的身体本就没完全调养过来,又迎来炎热夏天,忍不住贪凉吹空调、喝冷饮等,更伤人体阳气。天气炎热,夏季暑湿之邪气袭来,“见缝插针”地入侵身体。体内的脾"喜燥恶湿",湿气太盛,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气亏虚,出现低热、身体倦怠、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阳虚症状。虚而不治,积累到秋冬就很可怕,很有可能在换季或气温骤降时,免疫力下降生场大病。

好在每年7-8月的"三伏天"是"冬藏夏养,冬病夏治"、调理阳虚的黄金时期!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夏季"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中医讲天人相应,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天之阳气最盛之时,也是人之阳气最旺之时,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若患者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咽炎、咳嗽、反复感冒、风湿关节病、老寒腿、宫寒痛经等秋冬季易复发和加重的疾病,“三伏天”调理能大大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

这时人体腠理疏松,穴位毛孔充分张开,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阳气精华的吸收和渗透。若此时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药品,便可疏通经络、理顺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促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祛除寒邪的功能。这便是传统中医调理和预防的适宜技术——冬病夏治三伏贴,也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三伏贴

第一次(伏前):

2023年7月1日—7月10日

第二次(初伏):

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

第三次(中伏):

2023年7月21日—7月30日

第四次(加强中伏):

2023年7月31日—8月9日

第五次(末伏):

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

第六次(加强末伏):

2023年8月20日—8月29日


贴敷地点: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大洋中医馆二楼

预约电话:

89396319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3.软组织损伤疾病:如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及其他疼痛性疾病等;

4.风湿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5.妇科疾病:如原发性痛经,由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卵巢早衰或卵巢功能失调、不孕等;

6.男科疾病:如腰酸腿软、性欲下降等表现;

7.儿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8.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等;

9.其他情况:如冻疮、畏寒等。


禁忌症

1.过敏体质、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重度贫血、精神病、青光眼等人群;

2.肺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恶性肿瘤患者及肺结核活动期患者;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妇女和2岁以下儿童;

4.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者。


注意事项

1.贴敷前,患者应进行洗澡或者背部清洁,衣着宜宽松清凉,避免过多出汗。贴敷6小时内不宜洗澡,贴敷当天洗浴时,贴药部位用温水冲洗即可,不宜用香皂、沐浴露等;

2.贴敷期间,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及牛、羊、海鲜等"发物";

3.贴敷当天,避免电风扇、空调直吹,尽量开窗通风;

4.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轻微瘙痒、轻微肿胀或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水泡等症状,均属药物正常反应,保持局部干燥即可。个别人群贴敷部位可能出现较大水泡,请不要惊慌,及时至医院门诊处理即可;

5.皮肤过敏、外感发热及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均不能进行贴敷治疗。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