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 夏季常见的日光性皮炎! 什么是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称日晒伤、晒斑,是经强烈阳光照射后局部皮肤出现的急性光毒性反应。一般日晒后数小时内,暴露部位的皮肤(面、颈、耳、手臂等处)会出现弥漫性红斑,一般边界较清楚,后由鲜红转变成暗红,继而脱屑、消退,最后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有些人还会感觉到瘙痒、灼热、疼痛,甚至还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等全身症状。 日光性皮炎的影响因素 01 与日光较强、暴露时间过长有关; 02 与个人体质有关 白、薄、嫩的皮肤更易被晒伤(妇女、儿童等); 03 与饮食有关 一些常见的蔬菜,如油菜、芹菜、茄子、土豆、菜花等都含有感光物质。人们食用后会积蓄于体内,当人体接触光照后,就会出现光敏反应; 04 与某些药物有关 如沙星类抗生素,高血压药物,比如噻嗪类降压药物(如氢氯噻嗪)、还有磺胺类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尤其是多西环素)、治疗痤疮的维 A 酸类等都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该如何预防 01 避免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曝晒 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是一天中紫外线最强的时候,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若需外出,应做好防护(穿防护衣、戴遮阳帽、撑遮阳伞等); 02 在皮肤外露时使用防晒霜 根据个人皮肤类型、外出时间、场合选择合适的防晒霜,并注意及时补涂; 03 经常户外锻炼可以提高皮肤对日光的耐受性 但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选择早晚阳光不太强的时候,逐渐延长时间,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怎样做好防晒措施 当紫外线指数>3时就需要防晒,防晒一般分为硬防晒和软防晒两种。 1.硬防晒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有暴晒危险的时候 硬防晒包括打伞、戴帽子、戴太阳镜等方式遮挡阳光、阻隔紫外线。这些物理手段的防晒产品,大家最好选择带有UPF标志,一般大于40倍以上就是合格的防晒产品。 2.软防晒主要是用涂抹防晒霜等防晒产品保护肌肤 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种。物理防晒是指含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这种成分的防晒制品,擦起来会比较泛白,可以反射紫外线而起到防晒作用,这种防晒霜不易致敏,适用于敏感人群。缺点是不易涂抹、不透明、影响美观。 化学防晒可选择性吸收UV而发挥防晒作用。这种防晒霜比较温和,没有那么油。我们常见的防晒霜上都有SPF数值和PA指数。SPF即防晒倍数,数值越高,防晒的效果越好。PA指数是防长波紫外线(UVA)的指标,可以防止皮肤晒黑和老化,国内PA值主要分为三级(+、++、+++),+号越多表示防御能力越强。 3.最好在出门半小时前就涂抹好防晒霜 长期处于室内环境中,可使用SPF15、PA+的防晒用品。需要经常出入室内外或户外旅游运动,应使用SPF 50、PA+++的防晒用品。防晒系数过高,容易造成皮肤负担;防晒系数过低,起不到防晒效果。 如何治疗 如果晒后皮肤只是有些红、没有出现水疱、疼痛等症状,一般会自行消退,可简单用冷藏过后的湿毛巾冷敷。注意冷敷不是冰敷,不要使用冷冻后的冰袋,这对于晒伤的皮肤来说过于刺激。 如果已经发生了日光性皮炎,除注意避免日晒、避免光敏性食物摄入、多饮水外,还要进行相应处理: 01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吃一些防光敏药物,比如倍他胡萝卜素、羟氯喹等; 02 有明显的的红肿热痛也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比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 03 如果疼痛较明显、皮肤肿胀、出现大疱、感到恶心反胃、头晕甚至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