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
肥胖
天气越来越暖和,
脱下厚重的冬衣,
大家是不是发现自己的肉肉比年前多了~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让我们和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师陈丽琴
一起了解关于肥胖的知识吧!
1. 何为肥胖?
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的指标有很多:
1.可自行测量的指标
(1)体质指数(BMI):
公式:体重(kg)/身高(m)²
正常:18.5-23.9
超重:24-27.9
肥胖:≥28
(2)腰围(腹型肥胖):
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中国人腹型肥胖居多,有的人可能体重指数正常,腰围却偏大,故需要将BMI指数和腰围尺寸相结合进行判定。
2.专用设备测量(人体成分分析)
(1)内脏脂肪面积(VFA):是腹型肥胖诊断的标准,可以准确直观地反映内脏脂肪聚积,我国将VFA≥80cm² 诊断为腹型肥胖(参考WHO标准)。VFA超标也与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相关。
(2)体脂量:将男性≥25%、女性≥30%作为肥胖的判定标准。
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群属于“隐形胖”,他们看上去不胖,有些甚至体重偏低,但VFA或体脂量是超标的,这些人员也需要减肥。
2. 目前我国超重或肥胖情况如何?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居民超重或肥胖人数占比超过一半,肥胖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3. 超重或肥胖对健康有何影响?
是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
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饮食方面:
1.吃饭的时候用小碗代替大碗:有研究表明,餐盘的大小跟进食的分量有关。使用大的餐盘会导致摄入食物过多,应以粗、杂粮代替部分精、面。
2.每顿少吃一两口:大多数人习惯把摆在眼前的食物都吃掉,其实只要吃到七八分饱就应该停止进食。
3.多吃蔬菜:膳食指南推荐的蔬菜量为每日300-500g,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吃到。摄入足量的蔬菜会增加饱腹感,减少总能量的摄入,是一种很好地控制体重的方式。
4.吃饭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对于主食摄入比较多的人群,能减少一部分主食量。
5.不要喝果汁、汽水等含糖饮料:饮料经常是饮食中被忽略的卡路里来源。一听可乐大约含200卡路里,约是一整天所需卡路里的十分之一。科学研究发现,每天一瓶含糖饮料(500ml),可以让人每年增胖20斤。
6.不要吃油炸、膨化食物:脂肪产生的卡路里比等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要大2倍多。因此,需要减重的朋友会被建议控制脂肪的摄入。而油炸、膨化食物的脂肪含量很高,容易摄入过多的卡路里。
7.少吃甜食:甜食的卡路里含量相当高,应尽量不吃、少吃,或选择小份。
8.查看食品标签: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
9.吃原水果,不要榨汁:原水果富含纤维素,容易产生饱腹感,也含有其他较多的营养素和较少的卡路里,但榨汁后营养素会被破坏,而含糖量增加。
10.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或聚餐时,一般时间长,会不自觉增加食物的摄入量,导致进食过量。
运动方面:
1.有氧运动(耐力运动):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跳舞、打羽毛球、游泳、骑自行车等)150至300分钟,或者大强度活动(慢跑、健身操、快速蹬车等)75至150分钟,也可两者结合。最好是把运动的时间平均分配到每天。
2.无氧运动(抗阻运动、力量型运动):两次中等强度或者大强度的肌肉训练(如哑铃、沙袋、弹力带和健身器械等),要包括所有肌肉群的训练,每个肌肉群至少需要训练一组,每组8-12次。
5. 减肥时有何注意事项?
运动减肥、针灸减肥、药物减肥、手术减肥······如今减肥手段五花八门,不少女性尤为青睐节食减肥,以不吃晚餐、不吃主食、不吃肉、轻断食等方法达到减肥目的。很多人通过以上减肥方法瘦身成功后,一旦停止减肥,体重迅速反弹,甚至比减肥前还重,无奈又进入新一轮减肥,导致身心俱疲。
6.停止减肥后,体重为何会反弹?
大部分的减肥都是通过减少能量的摄入来减轻体重,减肥会同时把人体脂肪和肌肉都减掉,身体60%-70%的能量是由人体基础代谢消耗的,当肌肉减少后,基础代谢率相应降低,能量消耗减少,体重就容易反弹。
7. 我们如何正确减肥?
建议减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其设有专门的体重管理团队,包括临床专科医生、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医师等等。
他们会对肥胖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如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人体成分分析、饮食习惯等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减肥计划,并对减肥效果定期评价,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体重反弹。
浙大二院临海分院健康管理中心联合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等专家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欢迎有需人士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