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的的洪女士对着镜子摸着自己光洁的脖子忍不住为自己的决定点赞:“小肉肉真的都没了,太好了。”原来洪女士和很多女性,特别是中年女性一样,在某天照镜子时或不经意触摸时发现脖子上长了一些凸起的小肉赘,腋下也有,手感软软的,呈圆形或口袋状。虽然它们不疼不痒,但看着碍眼、摸着别扭,让人心情不佳。
“美容院说会传染,不治疗会越长越多,我就想着找正规医疗机构治疗。”洪女士说自己比较信任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便一次性在美容整形科做掉了100多颗小肉肉,效果很满意。
那脖子上长出的这些小肉肉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啊,会不会传染?
其实,脖子的小肉肉,最常见的是皮赘、丝状疣。
皮赘 皮赘也叫做软纤维瘤或者软垂疣。它是一种良性的增生物,没有传染性,不属于皮肤癌,也不会癌变。皮赘容易发生在 60 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有些怀孕的女性容易在脖子或乳房等部位出现皮赘,有人称之为“妊娠性软纤维瘤”。生孩子后,这些疙瘩会消退一部分甚至全部消失,不过有的也会永久存在,或者在下次怀孕时变大。皮赘最容易发生在脖子,也可以发生在眼皮、身上或腋窝。脖子的皮赘一般是针头到米粒大小的疙瘩,质地柔软,有的只有1个,大多数成十上百个。颜色和正常皮肤相同或者呈深色。有的皮赘根端比较细而成蒂状。如果经常摩擦皮赘可能产生刺激症状,但是一般不疼。如果皮赘在根端扭转,其内部会形成血块,此时的皮赘容易出现疼痛。由于皮赘属于良性的皮肤问题,对健康影响不大,如果疙瘩比较小、不介意影响容貌,则可以选择观察即可,不做治疗。如果介意外观,或者偶尔有刺激、疼痛的情况,则可以考虑治疗。常见的治疗是一些物理方式,例如冷冻治疗、电凝治疗和激光治疗等,这些治疗都需要正规就诊,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丝状疣 丝状疣是寻常疣(俗称刺瘊、瘊子)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致的良性赘生物。好发于颈部、额头、眼睑(即眼皮)等处,表现为细长的丝状突起,常伴有顶端角化。一般可以自然消退。丝状疣的病变在根部,有很多方案可以选择: 脖子上小肉肉的区别 皮赘 丝状疣 良恶性 良性 良性 传染性 不传染 传染 发生原因 皮肤组织增生 HPV 感染 发生频率 常见 少见 常见 中老年人 儿童、年轻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形态 小颗粒,表面光滑,质地软 略微突起,不硬不软 颜色 肉色或深色 肉色、棕色为主 治疗选择 观察或物理治疗 观察或物理治疗
● 使用物理方式直接破坏疙瘩,例如冷冻治疗、激光治疗。
● 使用腐蚀性药物。
● 通过引发免疫反应起效,间接根除病毒感染。
治疗选择要看个人意愿和医生的实际评估。
年龄段
孕产妇
外观
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