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急救常识
防病治病
保健养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健康资讯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健康科普|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发表日期:2021-02-17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678

     我们常把“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挂在嘴边,但在医务人员这里,还有一句也得牢记,那就是“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春节将至,喝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桌佳肴配上一壶好酒,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好不畅快。可是在喝酒前或喝酒后你有没有吃药呢?吃了,那你就是在搞事情了。
      在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听过“双硫仑反应”这个词语,近两年在各种形式的科普下,头孢和酒不能一起吃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还有很多种类的药是不能和酒一起吃的。
      首先我们先来讲一讲什么是“双硫仑反应”?双硫仑最早是一种橡胶工业的催化剂,后来人们发现接触双硫仑后再饮酒,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慌、恶心、腹痛以及面部潮红等症状。双硫仑也可以作为一种戒酒药物。
      乙醇(酒)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简单讲就是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乙酸,最后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积蓄产生的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许多药物都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双硫仑反应”,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发生。



01




第一类  头孢类+酒

     有句话叫头孢就酒说走就走。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只要记住“头孢”两个字就可以了。其实还有像痢特灵(呋喃唑酮用于难以根除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氯霉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所以即使没有“头孢”两个字也是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其中更是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所以服药后吃一些含酒精的饮料食物都需要注意,像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特别像是蛋黄派等看不出有酒精的食物。
 
     急救及护理: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
 


第二类  安眠药+酒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这些大脑抑制剂,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
     有研究证明,酒精对中枢神经初为兴奋作用,之后为抑制作用。由于大脑各部位受抑制不同,初期出现兴奋症状,后期则出现抑制症状,如嗜睡等。而安眠药对大脑有抑制作用,所以酒后服用安眠药,可产生双重抑制作用,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据说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是死于酒后服用安眠药。所以服用安眠药切忌同时饮酒。



第三类  解热镇痛药+酒会有消化道出血风险


    解热镇痛剂类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这类药品使用的比较多。

     酒精可使血清胃泌素大量分泌,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样可使血清中胃泌素分泌增加。二者联用可能导致胃泌素分泌浓度剧增,胃酸大量分泌,以致破坏胃粘膜屏障,损伤粘膜下血管,有引起胃出血的危险性。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第四类  降压药+酒会造成低血压休克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以致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和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服用降压药的朋友,包括利血平、卡托普利、硝苯地平这些降压药,如果饮酒,可能引起血管舒张,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很多人以为我喝葡萄酒度数不高应该没事。
如果服此类药后喝的是葡萄酒,更容易出事,皆因葡萄酒含有的酪胺,若大量积蓄,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
      正常饮用时,其中的酪胺可被人体自然破坏,但若服下此类药后,人体却无法成功破坏酪胺,难免就容易出事了,后果还相当严重。




第五类 降糖药+酒容易低血糖休克


      血糖高的朋友也要格外注意了,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期间,空腹饮酒的话,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如果患者刚服完降糖药,血糖已降到标准值,这时酒精使胰岛素增加分泌,势必会引起低血糖。尤其在服用格列苯脲或注射胰岛素后饮酒,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更高。
       另外,像二甲双胍这类降糖药,如果与酒精混用可能会出现一种罕见但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它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即乳酸在血液中堆积起来,导致恶心、无力等症状。
      再者,长期喝酒在引起肝损害的同时,还会增加酮症发生的概率。因为酒精会对抗身体的胰岛素,抑制肝脏的糖代谢。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大量饮酒,有可能会诱发酮症。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这些症状常常被醉酒反应掩盖,不易与醉酒区别。这导致了即使出现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患者往往浑然不觉,最终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第六类  抗抑郁药+酒会加重病情





      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会影响判断力、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和反应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还有些抗抑郁药引起镇静和嗜睡作用,酒精也是如此。而二者的结合堪称强强联合。



专家

解读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关心,喝了酒后,我还能不能,吃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在吃药。毕竟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意外存在,控制不住喝了酒也是常有的事情。
     酒,特别是烈性酒,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宫中,并于5min即可出现于血液中,待到30—60min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可达到最高点,空腹饮酒比饱腹时的吸收率要高得多。研究表明,胃内可吸收20%的酒,十二指肠则吸收80%。一次饮用的酒60%于一小时内吸收,二小时可全部吸收。在人体当中都存在着乙醇脱氢酶,并且数量一般也都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于是就有了酒量高低之分这一说法。酒精在体内的代谢速度是因人而异的,还有代谢的时间一般与饮酒的量也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情况来说,少量的饮酒24小时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完全代谢完。另外建议饮酒以后要适当的注意多喝水,也可以喝一些果汁以及含糖的饮料,并进行多运动,都有助于酒精的尽快排泄,加速酒精的代谢。
      严格的意议上讲,只要是吃了药,就不再适宜饮酒了,不管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只要吃了药,在停药的一到两天内是不适宜喝酒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在享受假期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开玩笑。假如不小心发生了上面这些情况,请及时就医。
 


急救中心电话是120,和(0)13958568120 咨询电话 0576—85170118 投诉电话:0576-85170022(工作时间)

版权所有:Copyright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5001968号-2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343号